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石正方:坚持九二共识 推动两岸关系质的跃升

2015年05月06日 16: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石正方5日在华广网刊载文章,分析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九二共识”这一重要基础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文章指出,没有“九二共识”,就不会有两岸政治互信;而没有两岸政治互信,就不会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利好环境,两岸制度化协商也将寸步难行、无从企及。事实上,“九二共识”作为政治基石一直在两岸关系演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全文内容如下: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形成“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可喜局面: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交流突飞猛进,并且在规模扩张同时不断上升到新层次;两岸两会协商成绩斐然,所签署的21项协议涉及两岸经贸交通、旅游、食品安全、共同打击犯罪、渔业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医药卫生等众多领域,极大地推进了两岸交流的机制化建设,为增进两岸民众福祉提供了制度保障;两岸官方交流、政党交流、城市交流、地方县市交流、企业社群及基层民众交流平台纷纷涌现,两岸经济、社会联结空前紧密,共同利益基础日益坚实;通过两岸相应的沟通机制、平台以及大陆对台惠民政策的实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切切实实惠及了台湾民众。

  2008年以来两岸交流与合作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究其根本,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民众需求所提供的发展源动力。两岸关系从严峻对立、开启对话、互动协商到和平发展大局的形成,其间充满曲折、动荡甚至危机,然而两岸关系始终能够在波折中保持大方向,在危机中生出新契机,一路克难前行,表明两岸和平发展顺应民众需求,是历史的潮流所向、两岸民心所向。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利好环境。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阶段,和平发展利好形势极大地激发了两岸民众对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参与意愿,为两岸诸领域交流合作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三是两岸机制化协商所提供的制度保障。2008年以来,两岸两会协商循序推进,取得了一系列协商成果,推动两岸交流的制度化建设和政策环境的改善,其中两岸“三通”的实现与ECFA等协议的签署,有效降低了相关政策壁垒,大幅度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效益提升。

  上述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两岸关系的大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的大跨越。而这三方面能够相辅相成,则得益于两岸坚持“九二共识”、确立“九二共识”作为对话协商的的政治前提。没有“九二共识”,就不会有两岸政治互信;而没有两岸政治互信,就不会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利好环境,两岸制度化协商也将寸步难行、无从企及。事实上,“九二共识”作为政治基石一直在两岸关系演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回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汪辜会谈”、“胡连会”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够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发挥重要作用,开启两岸关系的历史新阶段,关键是因为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找到了理念契合点,进而依据一个中国原则,求同存异,以两岸民众福祉为依归,建立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愿景。而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分别抛出“两国论”、“一边一国”主张,破坏“九二共识”基础,两岸关系因而出现动荡和危机。

  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朝向和平发展迈进,就会保障两岸民众的福祉增进;而偏离“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遭受挫折、出现停滞甚或倒退,两岸民众的福祉则蒙受损失。近年来,两岸交流与合作在快速拓展的同时,也日益涉入“深水区”,碰触到社会、文化、政治层面的敏感性、深层次问题,加之全球大环境下岛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民众所得缩水及利益分配矛盾显性化,岛内政治生态演变、民粹政治色彩趋于浓厚等因素,致使两岸关系的发展环境复杂化。特别是2014年岛内发生“太阳花学运”,坚持“九二共识”、拥护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执政的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一时之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蒙受不确定性阴霾,甚而导致悲观情绪的出现。

  事实上,跌宕起伏、曲折前进,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特征。两岸关系在经历量的快速积累后,必然要面对质的跃升,而质的跃升也是一种“涅槃”的过程,体现为各种矛盾冲突尖锐化、复杂化,分异化,最后重新组合、确立新结构新“质态”。值此形势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主义,顺应民众需求,务实推进两岸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两岸共同利益,累积和培育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是应有的选择。(石正方,作者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