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实不容歪曲抹杀

2015年08月23日 11:1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

  正值两岸同胞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70周年之际,李登辉公然在日本右翼媒体上发表媚日卖台言论,声称“70年前,台湾与日本是同一个国家,台湾对日抗战当然不是事实”。李登辉的言论严重歪曲抹杀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历史,是对台湾抗日先辈先烈和台湾人民爱国爱乡精神的极大玷污。

  120年前的1895年4月,我曾祖父汪春源以举人身份,从台湾来到北京参加朝廷会试。当时,清朝政府因甲午战败正与日本议和,即将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台。消息传来,我曾祖父义愤填膺,立即会同另外二名台湾举人罗秀蕙、黄宗鼎及二名在京任职的台籍官员叶题雁、李清琦,联名上书都察院,慷慨陈情,力主抗日保台,表达了广大台湾同胞“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爱国爱乡赤诚,史称台湾“五人上书”。台湾“五人上书”揭开了著名“公车上书”的序幕,我曾祖父汪春源也被誉为“公车上书第一人”。

  《马关条约》签订当年,日本武装侵台。全台军民“激于义愤,万众一心”,奋起抵抗,唐景崧、丘逢甲、刘永福等组织义军与侵台日军展开战斗,许南英等士绅也组织家丁乡勇阻击日军。台湾沦陷后,我曾祖父和海东书院同门师友丘逢甲、许南英等一批台湾进士、举人,“耻为异国奴”,纷纷內渡回到祖国大陆。丘逢甲在割台周年祭写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全体台湾人民对日本侵占台湾的悲愤之情。

  台湾人民在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下,英勇抗争,不屈不挠,顽强坚守中华民族属性,顽强维系中华文化情感。在日本侵台早期,简大师、林少苗、柯铁、黄国镇、罗福星、余清芳等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此起彼伏,先后爆发了北埔事件、林圯埔事件、苗栗事件、六甲事件、西来庵事件、太鲁阁事件等抗日起义,1930年更爆发了泰雅族同胞袭击日军的“雾社起义”。

  日本侵台中后期,台湾人民武装斗争被残酷镇压而沉寂下去,由蒋渭水等人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则结合文化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对日本殖民统治开展政治和文化斗争。台湾著名作家赖和,一生坚持穿汉服写汉字,坚守民族气节,宣扬抗日思想,曾二度遭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入狱。他虽未能看到台湾光复,但在临终前写下“天道还形自有时,留此双睛一看之”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两岸人民抗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李友邦将军组建“台湾义勇队”在福建、浙江一带开展对日斗争。在半个世纪的抗日斗争中,台湾人民付出了65万人的牺牲,为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做出了积极贡献。

  可以说,在祖国苦难深重的时刻,台湾及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最先扛起了祖国的苦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台湾人民没有缺席;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台湾历史学者写道:“在日本强暴的统治下,度过了艰辛苦难的50年之后,我们全体台湾人民终以纯洁的中华血统归还给祖国,以纯洁的爱国心奉献给祖国。”

  李登辉的媚日卖台言论无视历史事实,充分暴露他的日本奴化心态,极大伤害了两岸人民的感情,理所当然引起两岸舆论的严正谴责。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李登辉的荒谬言论罔顾事实,不但否认台湾同胞抗日史实,否定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还把台湾人民污蔑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帮凶,这是对台湾同胞的严重羞辱和对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无耻出卖。

  李登辉主政台湾12年里,推行“去中国化”政策,纵容“台独”分裂势力,给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造成严重危害。在“去中国化”的教育和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台湾年轻世代不了解台湾历史,不了解祖辈从哪里来,不了解先辈抗日史实与爱国传统,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混乱、缺失。对于李登辉这样千方百计分裂国家、出卖民族利益,顽固坚持“两国论”的“台独”分子,是两岸人民的公敌,应该以卖国者、叛国者定罪,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台盟北京市委副主委 汪舟)

【编辑:王诗尧】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