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吃饭睡觉都有罪 台湾台风政治学严要求还是无厘头?

2015年09月29日 09:37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 
吃饭睡觉都有罪台湾台风政治学严要求还是无厘头?

  “杜鹃”袭台,台湾官员从上到下都绷紧了神经。不为别的,就怕自己的“台风政治学”造诣不够,被媒体或民众盯上,成为众矢之的。每年夏秋季节是台风高发季节,对台湾官员来说也是“高危期”,即使你是“大神”级别的柯文哲,也会因为台风天躲在家里吃饭被民意“群殴”,更遑论马“政府”还曾因一场台风折损一位“阁揆”。台湾舆论对官员的灾害应变水准真的要求如此之高吗?答案是未必,因为有的时候,台湾官员因台风被骂的理由,真的有点无厘头。

  台风来了 吃饭睡觉都有罪

  28日,超强台风“杜鹃”逼近台湾本岛,台北市长柯文哲一早就进驻台北市灾害应变中心,以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台风政治学”修养。他和他的幕僚,大概都忘不了不久前那场风波。上个月初,柯文哲太太陈佩琪在网络发文称,“拜台风天所赐,昨天先生难得整天在家吃饭,冰箱的食物都被全家一扫而空”。这句无心之语立刻引发舆论风暴,不仅网友恶搞,台北市议员也高分贝痛批,让柯文哲灰头土脸。这次,柯文哲总算学乖了,虽然他昨天嘴硬说“留守灾害应变中心三天三夜是疯子傻子”,但也强调自己“不会回家吃饭”。

  这就是台湾舆论的可怕之处,台风一来,只要官员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民众希望你出现的地方,不管吃饭还是睡觉,通通都有罪。就连人称“南霸天”的高雄市长陈菊,2010年也因台风天在家睡觉引发诚信危机。当时台风“凡亚比”袭台造成高雄大淹水,“父母官”陈菊当天的行踪却成了谜。几经逼问之下,陈菊坦承自己回了官邸休息,还睡了一会。从此,“睡菊”就成了陈菊最广为人知的外号。

  真的“有罪”也就罢了,就算官员台风天没有回家吃饭睡觉,也可能被骂。2008年7月,台风“凤凰”袭台,当时的台中市长胡志强和台东县长邝丽贞恰好出访,人不在台湾。他们没料到的是,这也成了罪过。不仅绿营“立委”大骂这两人“不可理喻、不可原谅”,蓝营民代也批评“万一出事,难辞政治责任”,但就是没有人想一下,制定出访计划的时候,他们哪能料到台风何时来呢?

  看你不爽 不下台收不了场

  每年影响台湾的台风不在少数,“台风政治学”当是台湾大小官员的必修课。为了懂得这个“真理”,马“政府”可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08年8月的“莫拉克”台风在南台湾造成严重灾害,舆论的批评声浪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一开始,舆论针对的是台风天陪父亲吃饭的时任“行政院秘书长”薛香川,但即使薛香川引咎下台,沸腾的民怨也丝毫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烧向马英九和时任“阁揆”的刘兆玄。无奈之下,刘兆玄只能对一切责任“概括承受”,黯然辞职。

  对马英九而言,那无疑是一场“震撼教育”。从此以后,只要有台风,马“政府”就不敢大意,应变级别能提多高就提多高。由于没日没夜驻守在灾害应变中心,前“阁揆”陈冲还曾被媒体拍到过困到打瞌睡的照片。但这种人仰马翻也在所不惜的架势,还是得到了台湾民众的认可。近年来,马“政府”几乎很少再因台风应变不力而被骂到满头包。

  那么,当年“莫拉克”风灾的灾情,真的全是刘兆玄之过吗?对此,近年岛内舆论也多有反思。台媒评论就认为,无论从法律还是情理上,防灾救灾的“第一责任人”都是各县市政府,“中央”的责任更多应是协调应援。以此观之,一场“莫拉克”风灾,只有间接责任的“阁揆”黯然下台,该负主要责任的县市首长反而安然无恙,无厘头的“台风政治学”实在让人费解。

  严防死守 可怕的真是台风?

  网络上曾流传一张历年台风路径的图片,台湾岛几乎被密密麻麻的台风路径淹没。频繁的台风不仅带来狂风豪雨,也时常引发严重次生灾害。可以说,台风灾害是台湾民众心中年复一年的痛,舆论对官员台风应变要求高可谓人之常情。但是一个又一个的“台风政治学”反面典型,却显示出台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政治攻讦的理由和借口。

  台风天官员真的不能回家吃饭睡觉?在灾害应变中心严防死守的才是好官?在一切向选举看齐的台湾,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与事实真相无关。只要懂得将“急民众之所急”的姿态适时“秀”给民众看,只要让老百姓觉得你没有在台风天做一些“不可原谅”的事,那么舆论自然对这位官员的“台风政治学”修为大加肯定。而大大小小的台湾官员,也无奈被这种“小确幸”式的施政方式绑架,无论需不需要,都表现出战战兢兢夙夜匪懈的姿态。比起撼天动地的台风,对他们来说,恐怕无从预料不知来去的所谓民意才是真的可怕。(海峡导报记者 燕子)

【编辑:朱念】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