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一周热词:“选后症候群”

2016年01月22日 0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台湾“总统”及“立委”选举日前落幕,几家欢乐几家愁。部分热情选民因支持的候选人落选,心情剧烈起伏,出现忧郁、焦虑、胸闷、易怒等情形,不少人心情至今仍难以平复,“选后症候群”在岛内泛滥。

  1名约70岁的老妇人,因支持的候选人落选而心情忧郁,整晚睡不好,起床后精神状况差且吃不下东西。收治该病例的台湾精神科医师杨聪财表示,该名老妇人罹患了“选后症候群”,这种病患大多会在1周内自行治愈,若病情持续超过1周,应前来就医,“否则情绪持续低落,易有轻生的念头。”

  台湾振兴医院身心内科主治医师严烽彰表示,“选后症候群”是指一种消极情绪过渡期。尤其政治取向愈强烈的选民,忧郁沮丧情绪会更明显,有人以愤怒或哭泣表现。部分热衷政治的民众甚至选前就出现焦虑症状,吃不下、睡不着,一旦支持的候选人又败选,选后忧郁的机会更大,这次患“蓝色忧郁症”的人就偏多。

  台安医院精神科主任许正典透露,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时,他曾遇过一群深蓝选民抱团看诊。这群选民选后聚会发泄情绪,却愈聊愈绝望,集体失眠1周后决定抱团看病。经过专业的抒发情绪管道,并辅以药物治疗,这群人第二周回到生活正轨。

  台湾“三军总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叶启斌建议患“选后症候群”的民众,应保持弹性的想法,并接纳、包容不同人的优点,学习从挫败中成长,这样才能走出选后情绪困境,“生活一样要过,不要为了选举赔了健康。”

  杨聪财则建议情绪低落的民众,选后关掉电视、多走到户外运动,让压力找到出口宣泄。维持好情绪的4根柱子就是睡得好、吃得好、动得好、笑得好。选举是一时,生活才是长久的。

  (雷 蕾)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