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写真:台东百年糖厂废弃后重生

2017年09月17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台东9月17日电 题:台东百年糖厂废弃后重生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邢利宇

  秋日的台东烈日似火,走进台东糖厂,工厂的原始样貌还在,昔日机器的轰鸣声已不在。进出工厂的不再是运输蔗糖的汽车和工人,而是旅游大巴和游客。糖厂车库和成品库已成功转型成艺术家的设计工坊和创意园区。

  锈迹斑斑的制糖机器,述说着时代变迁与台东糖厂的兴衰。一度荒废的台东糖厂,正在变成当地新的文化地标。

  今年已经61岁的林天财,1979年进入台东糖厂担任机器维护工,见证了台东糖厂的鼎盛时期。30多年后的今天,糖厂辉煌不再,林天财也放下了扳手,拿起笔,书写与整理台东糖厂的兴衰史,成为台东糖厂文物馆管理员。

  曾经,制糖工业是台湾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台湾糖业的一份子,兴建于1913年的台东糖厂承载着台东厚重的历史。对于台东糖厂的过去,林天财如数家珍:台东糖厂鼎盛时期日榨甘蔗两千吨,日产糖两百吨。。

  台东糖厂的辉煌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戛然而止,受巴西及东南亚进口糖的影响,台东糖厂1996年停产。随后工厂闲置十多年。直到2007年,台东糖厂才重获新生,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漫步在糖厂中,只见天车(大型起重机)场已改造为露天舞台;车库已改成文创新聚落,多位当地少数民族工艺大师入驻。兰屿木雕艺术家张马群在车库文创区开设了木雕艺品展售商店,兰屿文化中常见的飞鱼、山羊、拼板舟等,在他的店内俯拾即是;台湾少数民族木雕和铁塑大师陈正瑞利用糖厂成品库开设了“阿水工坊”,利用台风时漂流到台东的漂流木,雕刻记忆中的族人。台东糖厂已成当地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展示区。

  “经过整修,我们将车库和成品库出租,目前已有29家工坊入驻。”林天财告诉记者,承载着台东工业历史的百年老厂,已卸下过去的使命成功转型。

  除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外,台东糖厂文创园区也设有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区。在台东糖厂陶艺大师钟金宏工作室内展示的陶艺作品,就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钟金宏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陶艺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他常常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在地文化结合来开展创作。如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余》,陶盖是书法“有”字,陶身为若干条鱼。作品充分引用在地自然元素,结合中国人“年年有余”的祈愿,来表达中华民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水(陈正瑞)这群艺术家给这座废墟一般的工厂赋予了新的生命。”林天财说,他们的入驻,让原先灰蒙蒙的工厂仓库变成一间间充满情感的创作工坊。

  工厂虽然焕发了新的生命,但林天财仍然固守着工厂的历史。他认为,糖厂的历史也是文创园区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台东糖厂文物馆内的制糖史部分,林天财从清朝时期台东制糖史开始布置,“台湾制糖史与大陆密不可分。”林天财说,台湾制糖史是大陆制糖历史的延续。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收集馆内的资料和文物。

  在文物馆,有两样东西让林天财爱不释手。分别是:日据时期工厂的牌匾和一本旧日历本。

  “糖厂1996年7月1日停产,而6月29日和30日是双休日,日历停在6月28日没有再往前翻,后来整理办公室时,我看见后就把它收藏了。”林天财说,历史是留给后人的最好遗产。(完)

【编辑:于晓】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