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漂木着岸”——送别“诗魔”洛夫

2018年04月11日 2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台北4月11日电 题:“漂木着岸”——送别“诗魔”洛夫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陈小愿

  知名诗人洛夫的告别式11日下午在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景仰楼举行。在小提琴伴奏曲中,亲友、台湾文化界人士向诗人遗像鞠躬、告别。

4月11日,知名诗人洛夫的告别式在台北举行。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赴台,今年3月19日在台北去世。<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陈小愿 摄
4月11日,知名诗人洛夫的告别式在台北举行。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赴台,今年3月19日在台北去世。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现场,洛夫手执诗作《背向大海》的照片置于鲜花之上,其代表作《因为风的缘故》中诗句“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此时仿佛诉说生命无常。

  3月19日在台北逝世的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来台;自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曾在东吴大学执教多年。诗作受超现实主义影响、表现手法有魔幻色彩,他也因此被称作“诗魔”。

  1954年,洛夫与张默、痖弦组成《创世纪》诗社,在台湾发行同名诗刊,与《蓝星》《现代诗》三足鼎立,对台湾现代诗影响深远。

  洛夫常在作品中表现自我放逐、离乡背井、乡愁等意象。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回到大陆探亲、讲学、办展。他自述身上有两种乡愁,一种是离开父老乡亲那种人性意义上的乡愁,另一种是离开精神家园的文化意义乡愁,后一种乡愁对诗歌创作影响更大。

  1996年,洛夫携妻移居加拿大。5年后,73岁的洛夫出版3000行长诗《漂木》、反思人生历程,以“漂木”“鲑”“浮瓶”“废墟”表达他个人对思维、生命、美学的认知。2016年,他与妻子再返台定居。

  11日告别式现场,用图片串起的短片回顾了洛夫一生。洛夫之子在片中描述,父亲少小离家老大回,衡阳乡音无改;他既是一位诗人,也扮演着夫婿、父亲、祖父的角色,更成为影响他人、给予正向能量的良师益友。

  得知洛夫去世消息,他在湖南、福建、广东、云南等大陆各地的老乡、朋友纷纷致赠花篮。

  前来参加告别式的张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洛夫是他认识60多年的朋友,老朋友走了,心里十分难过。他说,自己和洛夫都是离乡背井来台,共同奋斗的经历令人难忘。

  张默评价,洛夫的诗歌充满现代性,不管是语言、意象都很“新”,是台湾诗坛的重要代表。

  知名诗人、年近九旬的管管痛失良友,几度哽咽。他对记者表示,洛夫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养分,作品是超前的,对当代华语诗坛贡献很大。

  台南艺术大学应用音乐学系助理教授叶青青去年曾策划举办洛夫诗作专场音乐会《因为风的缘故》。她告诉记者,洛夫的诗展现了对故乡的怀念,谱曲后更朗朗上口,传播更广。未来,她会继续举办洛夫诗作的音乐会,让更多人了解他。

  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主任、《创世纪》原主编须文蔚曾说,台湾长期对立的社会氛围让洛夫写出长诗《漂木》。“漂木着岸”,洛夫的诗已扎根在台湾土地上。

  告别式上播放着洛夫生前朗读的《因为风的缘故》。在他平静温和的嗓音中,参与者默默品味其中承载的情怀。一批又一批的友人默默行礼、离去。许多人祝福洛夫——终于“漂木着岸”。(完)

【编辑:杨彦宇】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