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湾写真:谒董作宾墓:甲骨两甲子,世间一彦堂

台湾写真:谒董作宾墓:甲骨两甲子,世间一彦堂

2019年11月03日 13:0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台北11月3日电 题:谒董作宾墓:甲骨两甲子,世间一彦堂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陈小愿

  1899年,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了殷墟甲骨文;120年后的今天,这一“汉字源头”成为联结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重要研究领域。

图为董作宾墓园石像、蒋介石挽额及人物生平。<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安英昭 摄
图为董作宾墓园石像、蒋介石挽额及人物生平。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摄

  2017年,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发掘、研究历经两个甲子,虽经战火亦未中断,两岸多位学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文物陈列馆主任黄铭崇近日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两岸甲骨文研究领域的交流一直在进行,目前大陆研究甲骨的学者学生很多,甲骨学已属显学,台湾专门研究甲骨的学者虽不多但各有建树,两岸可相互学习,实现互补。

  甲骨学界的高峰,一般认为是“四堂五老”。“四堂”代指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罗振玉(雪堂)和王国维(观堂)四位早期甲骨学大家。其中,董作宾在1928年至1937年间,主持或参加了安阳殷墟15次发掘中的前7次和第9次,并于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成为甲骨断代学奠基之作。郭沫若亦曾公开表示,“卜辞研究,自罗、王而外,以董氏所获为多。”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台北市南港区的董作宾墓园凭吊。墓园为传统中式风格,主碑前立有两座小石碑,一座刻以董作宾画像,一座则是其生前书写的甲骨文书法“依礼义为安宅,弃名利如土苴”。墓碑正后方,有蒋介石所书“绩学贻徽”四字挽额以及台静农所撰人物生平,旁侧还有一尊青铜色的董作宾石像。

  由墓园西行不到一千米,是董作宾生前供职超过三十年的“中研院”史语所。1986年,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落成,当初由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等人带往台湾的3万多片甲骨中有逾2.5万片收藏于此。

  馆中一隅正在举办“雷电八风——甲骨文天气预测特展”,目前全世界仅存两件的带刻辞鹿头骨之一赫然在列。2013年至今,陈列馆已陆续举办“凿破鸿蒙——纪念董作宾逝世五十周年特展”“甲骨明星展”等多个甲骨文主题展览,数十件甲骨精品向公众展示。

  黄铭崇认为,通过开放展览,可以培养民众的兴趣、提高年轻学生学者研究甲骨文的热情,未来还将继续以不同主题展出馆藏甲骨,并配合青铜器、石雕等,加深参观者对殷墟的整体印象。

  两年前,一场名为“民国大家的身影”特展在台北举行。策展人黄华安父子往返两岸多地1.5万余公里,搜集大量资料,重现了包括董作宾在内11位“民国大家”的两岸遗迹。

  黄华安对中新社记者说,董作宾曾在战乱中耗费十年心血,完成著作《殷历谱》,胡适称赞其“真可以说是做到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境界”。史语所在四川李庄时期,董作宾常因庶务问题和傅斯年大吵,但都是白天拍桌子瞪眼,晚上彻夜长谈。正是通过这些故事,展览得以向公众再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甲骨学大师董作宾。

  谈及甲骨文研究的前景,黄铭崇说,推动甲骨学研究和把甲骨文当做一种研究材料是不同概念,如果能建立一个甲骨文资料库和研究平台,开放给包括古文字、跨文化、世界语言等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共用,将更有助于甲骨文研究的发展。甲骨文研究的未来,仍需要两岸共同努力。(完)

【编辑:李骏】

台湾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