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湾写真:士林区内访名士,一日看尽楼舍斋

台湾写真:士林区内访名士,一日看尽楼舍斋

2019年11月26日 14:2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台北11月26日电 题:士林区内访名士,一日看尽楼舍斋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陈小愿

  台北市北部的士林区内有一楼、一舍、一斋,钱穆、张大千、林语堂尝居于此。

  东吴大学校园内有一幢二层小楼,名曰“素书楼”,国学大师钱穆曾居于此22年。不少游人赞叹“素书”其名与钱穆淡泊名利、专心著书的风范相得益彰,却不知这二字实为纪念钱母在家乡无锡七房桥的故居——“素书堂”。

图为“素书楼”外景。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安英昭 摄
图为“素书楼”外景。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摄

  小楼一层为两间客厅,右手一间如今用作开放空间,记者到访时正有五六人学奏古琴。左手一间保持钱穆当年讲学原貌,正位立有朱熹像和“立修齐志、读圣贤书”“静神养气”等字轴。另一侧悬挂着钱穆八十大寿时蒋介石所赠“寿”字和九十大寿时中国文化大学创校校长张其昀所书“一代儒宗”。

  二层是一间很大的书房和一间很小的卧室。书房门口立有一把刻度尺,模拟将钱穆著作平放垒起,达1.96米之高。房内有钱穆胸像、书桌和围棋,据介绍,钱穆生前偶尔与夫人“闲敲棋子落灯花”。

图为故居后院中张大千骨灰安葬处——“梅丘”。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安英昭 摄
图为故居后院中张大千骨灰安葬处——“梅丘”。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摄

  由素书楼沿外双溪溯游而上,至溪水双分之处有一占地约两千平方米的双层四合院式建筑,乃是张大千亲自设计、自费营建的“摩耶精舍”。

  步入前院,一棵二层楼高的迎客松下,掩映着蒋经国手书“亮节高风”四字。进入玄关,正面一幅黄君璧、刘延涛等11位画家合绘的《富贵长春图》,为庆祝张大千八十大寿所作;对面挂着摄影家郎静山为张大千拍摄的三幅人物风景图。

  会客厅中展示多幅张大千生前重要照片,包括与溥心畬的“南张北溥”合照,与于右任的“二髯公”合照,与黄君璧、谢稚柳等人的“东西南北”合照等。当中还有张大千与毕加索的合照两张,二人互扮鬼脸与小丑,童趣十足。

图为故居内钱穆胸像、书桌和棋盘。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安英昭 摄
图为故居内钱穆胸像、书桌和棋盘。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摄

  讲解员胡碧云介绍,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张大千和毕加索常被国际艺术界拿来对比。借一次到巴黎卢浮宫办个展的机会,个性极强的张大千打听到毕加索住处,径直登门拜访。毕加索先是一惊,之后二人相谈甚欢,留下了经典照片。

  后院在假山、叠石、水池和盆景的装饰下,俨然一副“大千山水”。胡碧云说,张大千生前曾于此豢养一对仙鹤、一对青鸾、三只猿,如今只剩一只老鹤,估计已有七八十岁。

  院落正中是三棵梅树,下有一座不规则石碑,上为张群所书“梅丘”,是为张大千骨灰安葬处。“丘”字特意少了一竖,一说是为避孔子讳,一说是体现徐悲鸿的名言“五百年来一大千”。

  再乘车北行约10公里,一座蓝色琉璃瓦顶的建筑隐于阳明山腰,这里是林语堂人生最后十年的居所--“有不为斋”。此处建筑由林语堂亲自设计,蓝色琉璃瓦下接白色粉墙,欧式拱门搭配圆角窗棂,中庭回廊立有螺旋廊柱,恰如屋主人——中西皆精、博采众长。

图为故居后院与林语堂墓园。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安英昭 摄
图为故居后院与林语堂墓园。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摄

  故居内陈设丰富,书桌上有林语堂书写《当代汉英词典》时所用打字机,一旁是他为夫人设计的人体工程学座椅;墙上挂有蒋介石所赠“寿”字、宋美龄所画兰花,柜中陈列着林语堂著作、手稿和烟斗。

  穿过中庭,故居西侧专辟一区作史料特藏室,内藏林语堂所著中英文小说、传记、散文、月刊八十余种。其中,林氏代表作之一《生活的艺术》12国语言译本尽收于此。室外,便是林语堂生前最爱、静观暮色的大阳台,台北市景致尽收眼底。

  也许正因流连此景,1976年林语堂于香港去世五天后即回葬有不为斋后园,墓碑题字为钱穆所撰。新儒家宗师钱穆与新道家代表林语堂生前惺惺相惜,颇有些当年孔子问道于老子之感。(完)

【编辑:翟璐】

台湾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