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皇帝"杜月笙之墓残破不堪 路人义扫三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上海皇帝"杜月笙之墓残破不堪 路人义扫三年
2009年05月04日 0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八十岁的李成全老先生,当年因摰友的一句交代,默默扫了“上海皇帝”杜月笙幼子杜维嵩的墓四十五年。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昔日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之墓位于台北县汐止“秀峰国小”后山。蒋中正题“义节秉昭”、张群题“誉闻永彰”金色挽额,作为背景映衬灰黑色的墓碑。墓碑上刻有宋体楷书金字“先考杜公月笙府君之墓”。 中新社发 许晓青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上海皇帝”杜月笙一生传奇,许多人却不知他在香港病逝后已被四房姚玉兰带来台湾安葬,安息在台北县汐止秀峰小学后山上。一位与杜月笙素不相识、毫无渊源的李开明老先生,三年前到大尖山步道时偶然发现杜月笙墓残破不堪,便义务替杜扫墓,一扫就是三年。

  李开明八十高龄,曾在蒋介石的阳明山官邸担任总机。与杜月笙非亲非故,唯一交集只不过都是江苏人。

  他说,三年前一次到汐止大尖山步道,看到杜月笙墓园的指标,便好奇前来一探,却看到残破不堪的景象,自此每周从台北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此整理,从不间断,连家人也不知道。

  “刚来时草长到都进不来,走道、墓碑、拱墙上全是青苔。”李开明感慨,“人在人情在,莫非人亡人情也亡了?”李开明边拿着长柄刷洗扫,边念着,“真不解为何历史上这么知名的人物,竟死后墓园竟无人清扫,公家只拿他来宣传。”

  “不过这也好,让我有个地方健身、种种花草。”李开明只希望,能有人常来看看,留意墓园还有他种的花草,不要被人破坏了。

  义扫三年下来,李开明也曾遇过杜家人来此祭拜,“最近一次是杜月笙的孙子。”李开明指着地上的花说,“我把它用水罐养起来,几个月了还是很漂亮。”

  杜月笙之子的墓 一句承诺扫45年

  清明已过,台北市崇德公墓的一处私人墓园,传出一个信守承诺的故事。一位八十岁的李成全老先生,当年因摰友的一句交代,默默扫了四十五年“上海皇帝”杜月笙幼子杜维嵩的墓。

  四十五年来,到崇德街的墓,李成全与他的太太李锦云已走过近百回,弯过半山的寺庙,再往前一百米边的一个陡坡,杜维嵩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上头不远处,则是名将白崇禧的墓。

  杜维嵩的墓三、四坪大,毫不起眼。大理石的墓碑上,刻印了生卒年月及“亡男杜维嵩(名瀚之)之墓、母杜姚谷香立”。

  李成全说,他太太李锦云的母亲叶鸿英,在杜月笙最知名的第四个夫人、平剧名伶姚玉兰(即杜姚谷香)帮佣,他因此认识了杜月笙四房一家人,包括大女儿杜美如的先生、前空军武官蒯松茂。李成全因系空军幼校出身,蒯松茂便推介他进入台当局“民航局”。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底,患有心理疾病、年仅二十九岁的杜维嵩,有次理发时,外套里的钱被偷,他竟吞安眠药自杀,母亲姚玉兰即买了这块坟地将他安葬。

  与杜维嵩最亲的杜美如、蒯松茂,也就接手此后的祭扫。但未久蒯松茂即出任驻外武官,杜美如也跟着丈夫海外奔波,蒯松茂就交代了李成全夫妇一句话:每年清明、圣诞前后,各来扫一次墓。

  李成全谦称扫了杜维嵩四十五年墓真的没什么特别,“那个年代的人不都是这样?绝对要说到做到。”

  “说了算、就这话!”李锦云也回忆起杜月笙生前最常挂在嘴边的这两句话,他说,杜月笙就靠这两句话起家。李成全夫妇年纪愈来愈大,他感慨“能再扫几次也不知了,就做到不能动为止吧。”

  新闻档案:杜月笙的恩怨情仇

  杜月笙(一八八八-一九五一),有“上海皇帝”之称,十四岁到水果行当学徒,与流氓为伍,后拜青帮陈世昌为父。由于陈世昌的关系,杜月笙获法租界华探长、黑社会头子黄金荣的赏识,负责经营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的公兴俱乐部。

  一九二五年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并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为“上海三大亨”。其后组织“恒社”,名义上是民间社团,实际上却是帮会,横跨黑白两道。

  一九二七年,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卢沟桥事变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积极参与劳军、筹集大量物资,更添增他在国民政府的影响力。

  不过,一九四八年,蒋介石派儿子蒋经国到上海实行财政改革发行金圆券兼“打老虎”,杜月笙的三子杜维屏曾被蒋经国逮捕。杜月笙与蒋介石以及其国民政府的恩怨,史家津津乐道。关于杜月笙的一切,还包括他四房姚玉兰的爱情故事,以及与名伶梅兰芳争夺孟小冬的爱恨情仇。

  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杜月笙因内战避居香港,一九五一年八月六日在香港病逝。

【编辑:李娜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