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上街叫骂 民进党还有资格重回社运路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只会上街叫骂 民进党还有资格重回社运路线?
2009年02月06日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6日电 台湾《联合报》6日发表社论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把今年订为民进党“社会运动年”,宣布将展开连串社会运动。街头运动有特殊的迷幻效果,这是民进党乐此不疲的主因。但若以为这是“大力丸”,那绝对是自欺的幻想。

  社论摘录如下:

  蔡英文把今年订为民进党的“社会运动年”,并宣布三月起将展开连串社会运动。对于此一战略,蔡英文和她的同志们也许应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民进党知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去?二、民进党知不知道台湾社会想走到哪里去?

  如果民进党不清楚自己要走到哪里去,只是一再动员基层支持者上街,恐难引起广大民众的参与及共鸣。那样的运动,只能名之为政治动员,不足以称为社会运动,更不可能支撑民进党重回执政。

  进一步说,如果民进党不反省,也不想知道台湾社会希望走到哪里去,摸不清社会的底蕴和心理,它也就不可能称职扮演激励群众或引领风潮的角色。一个迷途的政党,如何期待群众追随?

  未曾经历社运洗礼的蔡英文之所以选择以社运为基本战略,一则是认为这有另辟蹊径的新鲜感,再则是民进党早年运用这招很有效。但别忘了,人民不仅有记忆,社会也是懂得学习的;蔡英文以为新鲜的东西,多数民众其实已经烦腻不已了。

  更重要的是,早年有效的策略,经过多年时光的淘洗,不仅光华褪尽,甚至已蒙上厚重的污垢。民进党若无法为自己灌注新的进步价值,重新擦亮政党招牌,就凭着绿营在街头即兴操兵,再加上陈水扁在狱中耍宝、耍赖呼应,民进党要借此重振雄风,简直是缘木求鱼。

  在这八年,民进党把台湾的社运带进了一个近乎窒息的状态。不少社运领袖进入扁“政府”任职,有人得了荣华忘了志业,沦为堕落官僚;有人因格格不入而狼狈求去,连原有的队伍都不保;有人则接受招安及金钱资助,成为民进党附庸,失去了独立性格。如此看来,台湾社运近年元气大伤,民进党不正是摧残元凶?

  民进党把重返执政的希望寄托在社运上,还存在一个更大的谬误,是错把“街头”和“社运”画上等号。社会的改造需要透过运动来推展,但亦必须借重思考来启发行动,而不是把街头当成战场。

  这几年,有不少社运团体默默关怀外籍配偶或村镇文化生态等议题,都做出不凡的成绩,他们从不曾大张旗鼓在街头狂飙吶喊,实践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关怀及付出。若没有潜心的思索,没有长期的耕耘,如何能产生够深度的社会改造?

  可惜,民进党仍误以为自己拥有领导社运的垄断权,大言不惭地扬言要借他们的力量,帮自己从街头夺回“政权”。口气很大,内心却恐是相当虚弱;民进党甚至忘了,今日社运界正当性和凝聚力的消散,民进党正要负很大的责任。

  更糟的是,执政八年后重新沦为在野的民进党,和它早年在野的地位已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当年民进党能乘风而起,承载着台湾社会数十年的渴望,是因为反对运动与社会运动有着“追求社会正义”的一致目标;而如今,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虚伪沉沦的民进党,就算民众不满国民党,但谁会相信跟随在迷失的民进党后面能找到活路?

  街头运动有一种特殊的迷幻效果:只要张开布条,主事者就能把一小撮人的聚会幻想成一场群众运动;这是民进党乐此不疲的主因。但民进党若无意全面舍弃选举路线,它就必须认清“街头民意”和“选举民意”的落差,没有暧昧地带可钻。若以为社运是“大力丸”,那绝对是自欺的幻想。

  既然谈社运,就请民进党要保持“以社会为念”的初衷。只会走上街头叫骂,其实成不了社会运动。

【编辑:官志雄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