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两岸经贸往来点滴:台商在大陆开拓新商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盘点两岸经贸往来点滴:台商在大陆开拓新商机
2010年02月24日 09: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年伊始,盘点过去一年里两岸经贸往来的点滴,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有关台商和台企的话题有着极高的关注度。那么,2009年,台企投资方向有了什么变化?台胞在大陆的生活感受又有了怎样的不同?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11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9743个,实际利用台资492.8亿美元。仅2009年1月至11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237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6.2 亿美元。

  显然,过去一年,台商进军大陆的热情有增无减。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两岸的往来与交往中,便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身影。他们从台湾来到大陆,或投资办厂,或白手起家,他们被称作“台商”。

  20年的深耕与发展,“台商”人数增多、“台资企业”规模数量增长,台商群体已经成为两岸日益热络的经贸往来的一个缩影。

  寻找新的切入点

  2009年,如果初次到昆山,很有可能会被带到由台商王九全开办的“昆山星期九休闲生态农庄”用餐。因为,“星期九”已经成为昆山的知名品牌。

  在占地47公顷的农庄里,有碧波荡漾的小池塘、蜿蜒曲折的林间小道、点缀其间的香草与花卉。不同的季节,这里还有番茄、南瓜、草莓等各种瓜果供游人采摘品尝……

  王九全十多年前来到大陆投资,原本从事电子、塑胶生意。2005年,王九全开办了“星期九休闲生态农庄”,希望呈现台湾农业的一个“缩小版”。几年的经营,这家生态农庄已经成为昆山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江苏省昆山市是大陆台企最密集的地方,素有“小台北”之称。截至2009年,昆山已有台资企业3000多家,工作、生活的台籍人员达7.8万人,利用台资总额占江苏省的1/4、大陆的1/9。

  王九全做出的选择,在昆山不是唯一。目前,昆山累计引进的台资农业项目有56个,总投资3.4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花卉种植、果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领域。

  选择“农业”作为进军大陆的新的切入点,昆山的台商也不是唯一。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常常是台商投资大陆的“试验田”。

  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2009年以来,福建省批办农业台资企业83个,合同利用台资1.7亿美元。为此,2009年,福建省还出台了大陆第一个关于两岸农业合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从更高层面上明确了推动闽台农业合作政策规定和促进先行先试的具体措施,为农业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近日,岛内有调查显示,大陆仍是台商首选的投资地之一。不过,与早期进入大陆的台商多从事传统加工制造业不同,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被认为是新一波的台商投资方向。

  转战大陆内需市场

  对于不少台企而言,2009年多少有些难熬。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台企感到订单锐减的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加工贸易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不过,“寒冬”似乎并没有持续太久。

  家电下乡、十大产业振兴规划、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大陆2009年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给“寒冬”中的台商带来了直接利好和市场信心。

  “其实,我们也没想到,宏观政策的效应会来得这么快。”台湾联塑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大陆业务负责人董进雄难掩内心的兴奋。

  台湾联塑是一家生产注塑机的跨国公司,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彩电、汽车制造商,对市场和政策的反应非常灵敏。“2009年前3月,仅1600吨以上的大型注塑机我们就卖出了十几台,比2008年同期提高10%至15%。”董进雄说。

  大陆经济刺激计划,让不少台企直接受益,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台企,将把销售“主战场”转向大陆。

  为协助台商抢占大陆内需市场先机,2009年底,台湾外贸协会完成了对大陆31个城市的市场调查报告。有关专家表示,希望此次市场调查可以让台商了解大陆的消费趋向,从而为他们提供深耕大陆市场的“秘密武器”。

  不仅如此,在大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中,台商们还看到了大陆广阔市场中的潜在商机,开始了新一轮的布局。

  中达电通是一家生产供应3G基站的大中型UPS(不间断电源)的上海台资企业。公司总经理王其鑫表示,对于即将上马的手机3G业务,不少与之相关的上下游台资企业都跃跃欲试。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也是大陆产业振兴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台湾太阳能电池龙头企业茂迪董事长左元淮透露,茂迪已在大陆昆山设立生产线,可以就近服务客户。

  融资瓶颈有望破解

  今年年初,台北市企业经理协进会曾召开记者会,公布了“2009年大陆台商十大经贸事件”。其中,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的签署生效排名居于首位。

  台商对MOU生效热情回应,因为两岸金融合作的加强,有望破解台商一直以来面临的融资瓶颈。

  融资难一直是台企,特别是中小台企在大陆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大陆方面一直在努力。

  2009年年初,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大陆方面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台资企业融资的问题。今后大陆有关方面还会继续努力,为台资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解决他们在融资方面的困难。

  承诺有切实的落实。中国银行4月9日在厦门与12家台资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或授信协议,总金额达92.86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同时还发布了近期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8项措施。

  针对台企发放的专项贷款,无疑是雪中送炭。现在,MOU生效后,两岸互设金融机构将成为现实,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台企可以通过台资银行获得资金,多了一条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台企融资难的核心问题还是信用问题。因此,如果台资银行可以与大陆银行交换台企的信用资料,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善台企融资难的问题。

  从在大陆创业到在大陆生根,许多台商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大陆的时间比在台湾还多”,也因此出现了“新北京人”、“新上海人”这样的新名称。所以,维护台胞权益的相关话题也变得越发有现实意义。

  2009年台胞权益得到了很好的维护,有数字为证。

  福建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和两岸人员往来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09年福建全省法院着力推进涉台审判,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司法互助工作,审结涉台案件1874件,办理涉台司法互助案件170件,切实维护了台商、台胞的合法权益。

  未来,台商权益保障还将更加完善。

  2009年12月15日,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会上表示,台商权益保障工作关系到广大台商的切身利益。我们将继续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和强化联席会议机制,切实依法保护台商合法权益,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环境与条件。(李炜娜)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