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学者的投资惨痛教训:半甲子赚38亿一年亏15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学者的投资惨痛教训:半甲子赚38亿一年亏15亿
2009年09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1日电 雷曼兄弟破产引爆全球金融海啸,至今已满一年,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惨痛教训也同样化为历史了吗?9月3日,一则台湾媒体的外电新闻登上台湾媒体版面:学者张子文在新加坡控告德银造成他投资亏损4800万美元(约合新台币15亿元)。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台湾“中研院”特聘研究员、免疫学权威张子文,研究30年发明治疗严重过敏性哮喘的药物Xolair,并获得美国、英国的认可用于治疗,成为全球通用药物。在2007年3月间,张子文决定把创立的研发公司Tanox卖给全球最大生技公司——基因科技,股票利益实现后获利1.18亿美元(约合新台币38亿元)。

  长年与实验室为伍的张子文,这辈子户头里从未有过这么多现金,过去十年也从未做过任何投资,突然拥有1亿多美元,他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透过朋友介绍香港德意志银行私人银行的助理副总裁温凡庭,最后决定2007年8月在德意志银行开户,存入2600万美元(约合新台币8.4亿元),初期先做定存和购买债券。

  3个月后,张子文在温凡庭介绍之下,参加一个名为“折扣股份买卖计划”(简称DSPP),以少于市价二到三成的价格买进美国花旗、瑞士银行、法国兴业和美国华盛顿互助等四家银行的股票。刚开始两、三个月获利不错,都在20%上下,但随着次贷风暴开始延烧,张子文买进的股票一路狂泻,一年内亏损新台币15亿元。

  “三十年来的心血结晶,就这样一半不见了。”官司曝光后,张子文首度接受专访,感慨的说。新台币15亿,相当于15户台北帝宝豪宅,竟在短短一年内化为乌有。

  “这个商品对客户非常不利,银行把股票下档风险全部转嫁给客户,但客户不能喊停;而当客户在赚钱时,银行随时可以停利出场。”一位在私人银行圈超过二十年经验的高阶主管表示,“更恐怖的是,银行会乘机用利益极大化为借口,诱使客户融资;一旦融资,银行在零风险下赚饱佣金、手续费和利息,客户却要赔双倍。”

  张子文就是个例子。直到去年11月,张子文不堪亏损,向德银中止合约,但按照合约,张子文须把合约到期时未买完的股票买回来,并缴纳违约金,同时德银也卖出他的股票。此时张子文户头里的4800万美元不但全部用罄,德银甚至寄发追债信,向张子文索讨积欠金额近180万美元的利息;双方于是对簿公堂。

  “对方只告诉我折扣价购买股票,却未告知产品的性质、利益和风险,包括母股价格一旦跌至低于行使价格时,可能导致潜在亏损,”张子文说,“这项产品复杂且具高风险,不符合我的风险承担力,却建议我购买。”

  新加坡德意志银行在9月初出庭时,出具张子文于2007年8月所签署的风险披露声明,声明中说明,这些交易因相关资产的强烈波动性,而拥有一定(或显著)风险。并指出,投资人应咨询顾问、详细考虑该交易是否适合本身财务状况,且必须对任何亏损负起全责,德银并没有责任。

  新加坡德银也在声明中强调,张子文2007年11月购买衍生性金融商品时,也签下同意书,承诺阅读及了解风险披露声明的内容。事情发生之后,张子文相当沮丧,长期以来对人的信任毁于一旦。目前新加坡的官司仍在进行,他希望这个教训能够提醒更多投资人谨慎。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