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驳“赤崁楼没看头”说法:见证东西文明碰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媒驳“赤崁楼没看头”说法:见证东西文明碰撞
2009年08月12日 1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12日电 台湾《中华日报》12日刊发社论《台南赤崁楼的历史文化地位无庸置疑》批驳部分游客称赤崁楼没看头的说法,文章指出,赤崁楼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赤崁楼在台湾开拓史上的地位已无可置疑,它曾经是全台湾的号令中心,见证过东方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以及政权的更迭,它的一砖一瓦,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文章摘录如下:

  台南市向以古迹闻名,赤崁楼更是最耀眼的地标,《华盛顿邮报》曾将赤崁楼列为世界十大景点之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少数观光客的评语,虽不能抹煞赤崁楼的光芒,但有关单位应以此警惕,加强赤崁文化园区的维护与营销,让游客都能一窥堂奥。

  台南市政府近年来为发展观光,规划出赤崁、孔庙、东安、宁南、镇北、五条港等多处文化园区,这些园区有的自成一格,有的可以相互连结,游客置身其间,有如走进时光隧道,可以体验府城浓郁的古早味,以及文化艺术之美。在这几个文化园区当中,赤崁文化园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赤崁文化园区的范围,等于是台南旧城的核心。这个区域约略为十七世纪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人所规划的“赤崁市街”,它是台湾最早实施都市计划的地方,更是全台湾的政经中心,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荷兰人于1624年转占台湾,在安平一鲲鯓筑热兰遮城,后来因商务繁忙,原址不敷使用,乃迁往平埔族赤崁社聚居的赤崁一带重建市街,当时发生郭怀一抗荷事件,引起荷兰人的警惕,因此在赤崁筑普罗民遮城,隔着浩瀚的台江内海,与安平的热兰遮城互为犄角。不久两座城堡先后为郑成功攻陷,号称海上强权的荷兰,黯然退出台湾,结束38年的殖民统治。

  赤崁楼因是荷兰人所建,故俗称“红毛城”,城楼高十公尺半,南北角有瞭望台,非常巍峨壮观。当时台江潮水可直达城下,闽人称水涯高处为“墈”,讹做“崁”,加上城楼砖瓦皆赤色,在阳光映照下一片火红,因此又称“赤崁楼”,“赤崁夕照”也成了台湾八景之一,为诗人墨客所吟咏。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以赤崁之地为东都明京,并一度驻节于赤崁楼内,他英年早逝后,城楼改为火药、军械贮存所。清康熙年间朱一贵之乱,城楼遭到严重破坏,沦为断垣残壁。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残址基座上兴筑大士殿、海神庙、蓬壶书院、文昌阁、五子祠等建筑,西式城堡从此改为汉式楼阁。

  日据时代拆除大士殿进行整修时,发现原普罗民遮城的城门,接着又挖掘出东北角的堡垒残迹,因此将其改成历史馆,战后多次进行修缮,民国七十二年由内政部门宣布为一级古迹。赤崁楼在台湾开拓史上的地位,已无可置疑,它曾经是全台湾的号令中心,见证过东方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以及政权的更迭,它的一砖一瓦,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赤崁楼是观光客必游之地,市府已增设夜间照明,并在假日举办古迹音乐会,在灯光投射与悠扬音乐陪衬下,更添赤崁楼的历史沧桑之美。这座古迹的确存在腹地过小、展示文物严重欠缺等问题,如果没有完整深入的导览,只是走马看花,确实可能会觉得“没看头”。其实赤崁楼只是赤崁文化园区的一部分,周边还有祀典武庙、大天后宫等一级古迹,结合起来就像一座古城博物馆,等待观光客去探寻。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