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祭之二:两岸同祭孔 文化一脉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同祭之二:两岸同祭孔 文化一脉承
2009年06月27日 0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曲阜六月二十六日电 题:两岸同祭孔 文化一脉承

  中新社记者 王鲁平 彭红

  在海峡两岸分隔近六十年后,马英九于去年十月五日成为第一位参加台北市祭孔大典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他不仅穿长袍遵古礼向孔子上香,还献上了“道贯德明”的牌匾。虽然近年大陆和台湾在孔子诞辰周年纪念日都要举行祭孔大典,以追思和光大孔子对于中华文化及伦理的贡献,祭孔也已成为两岸文化界每年的共同盛事,但马英九在变更身份后的再次参加,开台湾地区领导人亲自祭孔的先河,无疑使这一传统大典的文化分量变得更为厚重。

  公元前一九五年,推崇孔子的汉高祖刘邦从淮南返京过鲁城,以太牢(祭天大礼)祀孔子,同时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令其主持孔子祀事。开启了此后中国历代绵延不断的祭孔大幕,这种绵延在近现代虽不无波折,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观之,却只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无碍于其“胄衍祀绵”。

  孔子第七十五代孙、著名孔子思想研究学者、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在接受本社记者访问时指出,“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各族的纽带,是文化将各民族同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祭祀孔子就是要感念和光大孔子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 道出的正是两岸同祭孔的意义。

  同根一脉 两岸携手祭孔子

  台湾海峡割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谊,更割不断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大陆改革开放和台湾开放探亲以来,两岸孔庙间的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台湾民众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释奠祭拜孔子的也越来越多。二00六年孔子诞辰日的两岸同祭孔,更是将这种两岸对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文化认同推向了新的层次。

  是日,大陆祭孔以曲阜孔庙为主,与吉林长春、福建泉州、云南建水、甘肃武威和香港等孔庙联动;台湾祭孔以台北孔庙为主,台南、台中等孔庙联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林澄枝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章仁香等海内外二千五百多人参加了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林澄枝、章仁香还向曲阜孔庙赠送了台北孔庙祭器复制件,希望借此“祈福中华和平永固”。

  台湾孔孟学会等也派出祭孔释奠团专程来曲阜孔庙参加祭孔大典,祭孔仪式上,台湾阿里山的土、日月潭的水与孔子诞生地尼山的土、圣水湖的水融于同一祭器中,将这寓意海峡两岸同根一脉的水土供奉在孔庙大成殿。

  赴台祭孔 孔子后裔诉衷情

  说起二00六年赴台参加两岸同祭孔之事,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曲阜文物局局长孔德平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时从内地到香港中转时就得到消息,台湾当局只允许到台南孔庙举办《大哉孔子》展览,不允许到台北孔庙参加祭孔。后经多方努力,终于在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这天凌晨赶到台北,参加了孔庙的官祭孔子大典。

  在台北孔庙休息室,孔德平见到了参加祭奠活动的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并向马英九赠送了大型画册《大哉孔子》。在随后举行的祭奠仪式中,孔德平代表曲阜祖庙向台北孔庙赠送了六件祭孔祭器,马英九代表台北孔庙接受了赠器。

  参加完台北孔庙的祭祀活动后,孔德平前往拜会了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拜会中,同为孔子后裔的同宗兄弟相谈甚欢,原定二十分钟的见面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考虑到德成兄年事已高,孔德平几次提醒他休息一下,但孔德成他乡遇同胞谈兴甚浓,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交谈中,孔德成十分关心家乡的变化,看到孔德平捎来的家乡煎饼时,他睹物生情,问身边台湾长大的孔氏后裔知道这在老家叫什么?并自问自答,这在老家叫“黏应”。他说,老家叫父母是“大大”、“娘”,水叫“淝”。当孔德平代表曲阜孔氏宗亲会邀请离家近六十载的孔德成回家看看时,他愉快地答应了。可惜直到去年十月去世仍未能成行,成为孔德成先生的终身憾事。

  如今,随着海峡两岸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认知趋同,两岸越来越重视对孔子的祭祀。孔子故里从一九八四年恢复祭祀以来,由家祭、民间祭祀到公祭、春秋两祭,从上到下已将祭孔视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秋天,台北孔庙专门派员到曲阜请益春季祭孔礼制事宜;今年,台湾的十几家官办和几十家民办孔庙、文庙将应邀参加在福建泉州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庙聚会活动。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中国的文明远比中国的政治更具大一统的特性。自从孔子时代以来,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中唯一得以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他说,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对于人们思想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使得他永为后世尊崇。在罗素看来,正是文化凝聚和统一了中国,而孔子功不可没。在穿越一甲子不无波折的时间隧道后,两岸的同祭孔,既印证了孔子及其学说强大的生命力,更展现了中华文化无穷的凝聚力。

【编辑:吴歆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