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座谈会台北举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座谈会台北举行
2009年05月05日 17: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台北五月五日电(记者 邓敏 耿军)海峡两岸文化主管机关的代表与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人士在此间呼吁,为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应该构建两岸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由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的“新情势下两岸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座谈会五日在台北亚太会馆举行。主管两岸文化交流的相关机构代表及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绩优单位代表出席座谈。

  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萧夏勇在座谈会中发表题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趋势与前瞻》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两岸应本着共同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精神,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前迈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格局。

  萧夏勇表示,大陆方面将立足现有基础,导引民间力量,务实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合作的宽度和广度,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他还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推动交流制度化,建立两岸文化交流新秩序。萧夏勇指出,建立交流制度化,就是推动两岸交流双方建立更为密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联系与往来机制。“两岸文化交流在某种咨询上都是合作,需要双方协商、签订协议、各司其责。合作演出、导戏排戏,共同打造文化精品,是一种合作;两岸文化界加强文化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则是更高层次的合作。”

  萧夏勇表示,如两岸能积极商讨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指明两岸共同努力的方向,集中双方的资源、资金和智慧,必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出台鼓励政策,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萧夏勇表示,当前两岸文化交流尚存在一些壁垒和障碍需要双方共同克服。如大陆希望台湾在开放大陆地区人员来台参与合作制拍电视剧节目的同时,能够开放大陆歌手来台进行商业性演出活动。

  三是增加投入,支持双方民间单位开展交流。萧夏勇认为,在金融风暴的威胁下,两岸文化主管部门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应加大两岸文化交流的经费投入,相应出台鼓励政策,资助、扶持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台湾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企业赞助,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四是加强合作,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全方位发展。萧夏勇表示,中华文化联谊会将继续与台湾文化单位加强互动合作,举办系列性、品牌性的艺术节、艺术展演、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在促成两岸文化团体交流的同时,还期望两岸文化团体、文化经纪机构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岸表演艺术交流更有规划、更加符合市场预期。

  据透露,今年大陆将举办一系列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如七月份在陕西举办“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十月将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同时还将推动上海市来台北市举办“两岸城市艺术节—上海文化周”等。

  五是优势互补,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萧夏勇指出,大陆拥有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功底扎实的艺术专业人才、广阔的市场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但文化产品的质量、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和完善程度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在创意设计、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而台湾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研发、营销及品牌经营方面具备相当优势和基础。因此,两岸可谓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萧夏勇表示,期待更多的台湾业者每年到厦门参加“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期待同台湾相关部门共同在台湾举办“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或者组织大陆产业团组参加台方举办的文化创意博览会。

  同时,萧夏勇也指出了当前两岸文化交流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障碍。如交流不对等、信息不畅、经费不足等。

  他表示,文化交流是两岸最不具意识形态的领域。两岸开放交流二十年来,文化交流最不具备争议性,开放的幅度最大,交流领域最广泛。希望两岸基于互利双赢的精神,减少政策性壁垒,相互开放交流领域和产业市场,让交流更加顺畅,合作更加广泛。

  萧夏勇也建议两岸建立对话平台和两岸信息沟通机制,“两岸交流的信息不畅通,容易对双方的政策规定产生误解,衍生了不少问题,无形中为两岸文化交流制造了信息鸿沟”。(完)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