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足体制缺乏制造眼球效应 缺文化历史荡然无存

2013年07月22日 16:4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全运会的夹缝中,中国女足队员赶鸭子上架一样地被拉到了韩国踢东亚杯。首战输球,状态不佳、抽筋儿、跑不动都在情理之中。赛后有队员更是炮轰没人重视女足。的确,如今的女足早已经不是人尽皆知的“铿锵玫瑰”。没有大赛时,羞答答的玫瑰总是静悄悄地开。到了大赛时才被迫有了关注,却只能看到她们失利后无奈的背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国女足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何找寻出路,吸引更多人关注,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首要难题。

  女足体制

  缺乏制造眼球效应

  “好久没看女足了,浦玮竟然还在踢呢?”“女足这些队员都不认识啊!”网上关于中国女足赛后的评语,相当多网友都发出这样的呼声。不要说球迷,女足队员更新换代频繁,年轻的面孔层出不穷,甚至很多跑女足的记者每次都要打探一番。中国女足的关注度低已经成为了困扰女足发展的一大问题。比赛场面不温不火,技战术含量偏低,进球少而不精彩,场内外宣传没有特点。也正因为如此,在转播、赞助方面,女足的比赛很难得到突破性的进展。事实上,这也是世界女足的通病。放眼世界,因为女足观赏力不足、与男足相比多不受重视,国外女足队员的生存环境也多窘迫。但国外女足队员多不以足球为第一职业,她们的工作基本上都在足球圈之外,足球只是爱好和兴趣之一。而中国女足则不同,踢球是这些队员目前惟一的职业。

  关注度低就要琢磨如何改变。在提升女足关注度上,国外足协可谓绞尽脑汁去想办法。美国大联盟的影响力自然不必说,欧洲各国女足纷纷有自己的做法。要求男足俱乐部必须带女足、提高女足待遇、不断让队员出镜亮相、出版女足杂志海报与日历等。德国足协曾为了吸引更多年轻女性关注女足,曾与儿童玩偶芭比娃娃携手,推出足球芭比;法国女足、北欧女足以及很多欧洲女足俱乐部甚至以销售队员裸照和印刷裸体日历来获取公众关注度,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宣传手段。很多欧洲女足队员都不认为,拍摄裸照这种做法不合时宜。在她们看来,记住女足宣传的目的最重要,让更多的人对女足感兴趣,从而让他们成为这项运动的粉丝。因此,欧洲各国的女足俱乐部一度“脱”衣成风,而其结果也确实能“脱”贫逃困,让更多球迷走入球场。

  与之相比,虽然中国女足近些年越来越不被人关注,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但由于举国体制,女足姑娘们不用担心自己的温饱问题,更不用靠脱衣去吸引眼球。但举国体制一大弊端是,她们缺乏自身炒作也不让自身炒作。球员训练比赛为国效力,一切按照程序进行,呆板得像流水线。十年前,中国女足某队员进球后上演“脱衣秀”甚至遭受不少抨击和非议。如今看来,中国女足还真缺乏这样的亮点。浦玮恐怕是如今国家队中最大名鼎鼎的球员,作为33岁的老将,她依然是球队的主力和精神支柱,虽然是女足的悲哀,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制造眼球效应。试想如果缺少了浦玮,如今的女足恐怕让人更加陌生。

  无人问津

  女足还沾了男足光

  中日女足之战吹响终场哨后,浦玮招呼队员到一起,指了指看台,意思是让队员感谢前来观战的球迷。遗憾的是,目光所及全是等待观看接下来韩国男足的韩国球迷。看台上没有国旗、没有队服,甚至没有了掌声,这让姑娘们有些迷惘,于是队员们只好跑向仍在看台上工作的记者席,向记者们挥手感谢……这样的一幕与男足赛后形成鲜明对比,昨晚男足比赛中,依然有数百名中国球迷前去观战,无论这些球迷是韩国当地留学生还是专程赶来的助威团。男足再烂,也有人看,女足再火,也无人问津,这就是如今女足的现状。在国内的女足赛事,球票白送都没人去看,比赛场边看台上坐着的,多是与球队队员相关的足球工作者。国家队赛事主场虽然有一定上座率,但也多是地方足协号召发动的功劳,多数球票还是白送免票。女足主场比赛尚且如此,出国的客场比赛自然可想而知。

  很多球迷此次都惊讶发现,原来东亚杯还不仅只有男足,女足也在比赛。不要说球迷,媒体对待女足的态度也是忽冷忽热。有重大比赛时,媒体们才似乎想起了女足。首场中日女足之战后,发布会与混合采访区有数十位中国记者的身影。而不得不说,此次女足多少是沾了男足的光。因为卡马乔下课,男足迎来救赎之战,多数媒体派记者前来,捎带脚儿也将女足一并采访。同样是出国踢的女足赛事,一年一度的阿尔加夫杯只有女足而没有男足参赛,去现场采访的中国记者就变得少得可怜了。

  平时女足联赛与杯赛,媒体鲜有报道。这也不是记者们不够努力,女足的现状就摆在那里,女足待遇差、无人问津,女孩子踢球不容易……每次深挖的报道内容也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缺乏亮点。在媒体出差经费都比较紧张的当前,派记者去专程报道女足,多数媒体都还是要斟酌一番。中国足协也从来不为媒体提供采访的便利条件,一副爱来不来爱报不报的态度,久而久之国内媒体多不再前去采访。

  文化缺失

  “铿锵”历史荡然无存

  与近邻日韩女足相比,中国女足无疑拥有更加辉煌的历史,但现状却是球队实力被落在了日韩之后。除了后备力量培养不力外,中国足球领导者没有将我们女足“铿锵玫瑰”的文化建设和历史传统更好地保持与宣扬也是一大问题。

  此次中日女足首战的韩日世界杯球场,曾经见证了韩国足球2002世界杯时的辉煌。本报记者采访时看到在球场周边,韩国人专门建立了一个2002世界杯博物馆和商店。而免费的博物馆内一角,专门开辟了女足展区。虽然韩国女足只取得了2010年U-17女足世界杯冠军与2010年U-20女足世界杯第三名这样微不足道的成绩,但韩国人却引以为豪专门加以宣扬。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女足那么多辉煌历史,可哪座球场周边曾开设博物馆,放上“铿锵玫瑰”的历史照片来供人瞻仰呢?文化的传承需要改变与创新,更需要保护与铭记,足球文化同样如此。

  日本女足自从夺得世界杯冠军以来名声大噪。2011年日本新流行语排名中,“大和抚子Japan”夺冠荣登榜首。“大和抚子”这一赞美日本女性优雅美丽的古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浪潮。日本曾为女足推出了足球款的文化内衣,日本动漫界也不会错失这个题材,日本女足选手川澄奈穗美的漫画传记《抚子Japan》也在日本小学馆推出……这一切举动都说明了,借女足夺冠的契机,日本足球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女足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无疑也让更多日本少年投身足球。

  中国女足的“铿锵玫瑰”曾经影响了一代人,但时至今日,当年的“铿锵”女足文化却在消失。足球比赛很多时候不单单是比赛,足球搭台,文化唱戏。跳出比赛的层面,通过体育和足球找寻积极向上的一面,影响一代人才是目的。然而,如今的中国足球更多唯成绩论,女足围着训练比赛转,一拨拨球员来了又走,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显然与日韩发展女足的指导思路相比,有所偏离。

  昔日“铿锵玫瑰”之一、前中国女足门将高红曾告诉记者,中国女足要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在如今社会,想发展女足就应该改变旧观念。踢球不仅仅是闷头闭关苦练了,其实足球是一种文化。女孩子踢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开发性格,这才是适应时代的观念。”与男足相比,恐怕中国女足更加到了救赎时刻,而自我救赎的首先,就是要从提升关注度做起。

  (本报首尔今晨专电)

  特派记者刘大伟 李立 J190 J148

  高峡制图 H143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