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斯诺克国锦赛丁俊晖夺冠 排名赛3连冠历史第三人

2013年11月04日 14:12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丁俊晖在斯诺克国际锦标赛决胜局轰出单杆91分,从而以10:9战胜中国香港选手傅家俊,拿走12.5万英镑冠军奖金。

  至此,丁俊晖真的完成了从上海大师赛、印度公开赛到国际锦标赛的排名赛三连冠,复制了戴维斯、亨德利两大球王之后尘封20年之久、连75三杰都未能完成的壮举。

  一战刷新多少纪录

  国锦赛首轮险些遭曹宇鹏逆转后,丁俊晖再无闪失、朝着冠军奖杯一路飞奔。

  此役对手傅家俊虽然在半决赛中状态平平,但经过一天休息,手感已经恢复。开局,傅家俊便轰出一杆128分,取得2:0的领先。但小晖手感同样很热,很快5:4反超。尤其最后3局,丁俊晖连轰 3杆破百:138、127和126,成为史上第一位连续三局轰出单杆120+的选手,也是第五位在排名赛决赛连轰三局百分杆的选手。

  第一阶段的9局球中,丁俊晖总共打出4个百分杆。休息过后,丁俊晖在第10局又一杆108分,至此职业生涯的过百次数上,丁俊晖已完成了331次,距离历史第四位的戴维斯(337次)已近在咫尺。而整个2013年丁俊晖65个单杆过百的纪录,即便近期疯狂破百的罗伯逊也追赶不及。

  国锦赛夺冠后,丁俊晖的个人排名赛冠军数增加到9个,也超越罗伯逊的8冠成为“80后”球员的第一位,更追平两位老前辈帕洛特和艾伯顿、列历史第7位。此外,排名赛冠军“帽子戏法”更是江湖20年未见的盛况,连奥沙利文、希金斯和威廉姆斯在个人巅峰时期都未能做到。排名赛三连冠、正赛17连胜的战绩,让丁俊晖紧跟戴维斯、亨德利两代球王的脚步,成为历史第三人。

  国锦赛第二轮对前亚洲球王瓦塔纳的胜利,以及第三轮胜出后追平前者“世界第三”的亚洲最高排名,被看作是丁俊晖对前辈的全面超越。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的瓦塔纳,职业生涯奖金超过170万英镑。如今丁俊晖在奖金步步提升的年代,职业生涯总奖金已累至约190万镑,又一次超越前辈。

  而在这一夜之前,在“斯诺克最难破17大纪录”中,丁俊晖早已独占三项:2007年温布利大师赛,他以19岁9个月的年纪成为完成单杆147最年轻的选手;同年斯诺克超级联赛小组赛,丁俊晖对亨德利连下495分,1分的优势刷新了希金斯的连续得分纪录;2005年,当时18岁261天的他击败了48岁118天的史蒂夫·戴维斯,两人年龄相差29岁222天,创决赛年龄差距最大纪录。

  未来希望更好

  7:8、8:9,丁俊晖在比赛尾声两度落后,但最终完成绝杀,丁俊晖赛后主动拥抱傅家俊,也谦称自己只是“在决胜局做得更好一些、抓住了机会而已”。傅家俊却已恭维说,昨晚的丁俊晖让他想到了亨德利,“看他围球能力,让我想起之前亨德利和达赫迪在英锦赛决赛打出的7杆破百,今天他基本上也打出了那样的状态。 ”

  三连冠伟业创下,外媒更激动地打出“统治地位”的高评价,并用“上一个实现此成就的是亨德利,他随后创造了自己的时代”来预示丁俊晖的辉煌前景。丁俊晖自己则依然低调,虽然承认 “这个状态应该是最好的时候”,但他仍说:“我还是希望有提高的空间,让自己做得更好,像奥沙利文、亨德利那样。应该说他们比我更好。 ”

  丁俊晖打开了尘封20年的纪录,与眼下斯诺克的全球化扩张是分不开的。 20年前,排名赛最多不过10站,如今算上世锦赛已多达13站,赛季夺冠的机会多了,不过连续夺冠的难度并未降低。但另一方面,13站排名赛5站放在中国、还有一站在印度,丁俊晖在上海大师赛决赛战胜肖国栋、印度公开赛决赛战胜本土选手梅塔、成都国锦赛决赛战胜傅家俊,三次决赛都对阵亚洲选手、赛事的本国选手,从这个角度说斯诺克王国的世界性扩张对亚洲球员的表现果然有促动,丁俊晖未来也更有机会与英国本土选手抗衡、真正坐上世界球王的宝座。

  国际锦标赛后,2013-2014来到了第3个世界排名结点:“墨尔本机器”罗伯逊以87680分依然居世界第一,马克·塞尔比82220分列第二,但下一结算点他的保分压力不如罗伯逊,因而有望夺回世界第一的宝座。丁俊晖凭借国锦赛的8000个冠军积分升至第三,但依然落后罗伯逊8180分,短时间难再突破。傅家俊世界排名升至第6,这位“奶爸”刚刚创下了职业生涯的最高排名,下一结点更有望冲击前五。

  下一结点截至12月8日,只有英国锦标赛一站排名赛。丁俊晖曾在2005、2009年两度夺冠,今年他能再赢一次吗?

【编辑:金鹏飞】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