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车队达喀尔“抢头条” 首夺最艰苦赛段冠军

2014年01月07日 15:2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许多人听说过阿根廷城市罗萨里奥,因为那是切·格瓦拉和足坛巨星梅西的家乡,而最近几天,这里的一切都被赛车元素占据,第36届达喀尔拉力赛从这里发车。北京时间昨天,中国车队在达喀尔比赛首日实现了历史突破——长城哈弗车队的索萨,在汽车组第一赛段暂列第一,中国车队在达喀尔迎来开门红。

  达喀尔拉力赛,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世界上最艰苦的拉力赛。每年新年刚过,达喀尔拉力赛就拉开帷幕,作为最富有冒险精神的赛车运动,这项“新年开门第一项赛事”受到全球亿万车迷的热切关注。

  “蒸笼”里艰难前行

  这是长城哈弗车队第5次征战达喀尔,作为今年惟一参赛的中国车队,使用“双外援”的哈弗车队赛前喊出了“力争汽车组前10名”的目标。其中,卡洛斯·索萨是第3次代表哈弗车队出战。这位曾9次跑完达喀尔全程的名将,在2012年、2013年接连获得总成绩第6名,取得中国车队历史最好成绩。

  首个赛段从阿根廷中部城市罗萨里奥西行至圣刘易斯,特殊赛段长180公里。驾驶306号赛车的索萨从第7位出发,以11秒的优势拿下首日冠军,索萨不仅创造了中国赛车的历史,也跑出了个人近5年最好成绩。

  比赛过程并不轻松。由于空调系统瘫痪,隔热板又中途脱落,引擎散发的热量全部涌进驾驶室,索萨和领航员米盖勒在蒸烤中煎熬了几十公里。“天气本就炎热,估计座舱里有70℃,连呼吸都很困难。”抵达大本营的索萨开起了玩笑,“说实话,我开得那么快是为了早点离开‘地狱’。要不是想到很多中国车迷还在熬夜等成绩,我就停车不干了……很荣幸为车队取得佳绩,这是当之无愧的胜利,因为这是我们历经煎熬赢得的。”

  同为葡萄牙人的领航员米盖勒,说笑之余不免心有余悸,“我不过是抱着一本书在翻,就像躺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但索萨必须不停活动,更容易出汗。很幸运,他没有停下来问我赛道上哪有冷饮店。只要稍稍损失十几秒,我们的第一就没了。”

  赛后,媒体蜂拥至哈弗车队大本营采访,这令长城哈弗车队总监董明感慨万千。“十几年来,终于有一支中国车队以这种方式登上了达喀尔的头条。不过,赛段冠军不是全程冠军,后面还有12个艰苦赛段在等待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跑完比赛。”

  十年耕耘有收获

  2014年的达喀尔拉力赛,对中国车队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从2004年首次有中国车队参赛以来(2008年停办一届),这是中国车队第十次出征达喀尔。

  达喀尔结缘中国,始于2003年的罗丁和刘大地,不过因两人既是以个人名义登场,又没能完成比赛,因此人们更愿意把2004称作中国的达喀尔元年:中日合资的赛车驶入死亡赛道,卢宁军和罗丁均取得不错成绩,这也掀起了达喀尔在中国的热潮。

  在2006年央视转播达喀尔拉力赛后,这项之前不为中国人熟知的越野赛,一时成为各家汽车厂商争相参加的热门赛事。在最鼎盛的2011年,5支中国车队、11名中国车手奏响了中国音符。中国车手的名字史无前例地出现在汽车组、卡车组、摩托车组,涵盖了达喀尔拉力赛的所有组别。

  不过这样的盛景昙花一现,参加达喀尔的巨大投入让众多中国车队停住了脚步。从2012年央视停止转播达喀尔拉力赛后,这项赛事在中国的关注度每况愈下。今年只有一支中国车队参赛。中国车手也只剩下“独苗”周勇,他加盟MINI车队参赛。

  参加达喀尔的费用至少要几百万,失去央视的宣传平台后,中国厂商不再对达喀尔趋之若鹜。厂商退出的理由极其简单,如果继续选择在达喀尔烧钱,他们在参赛费用之外,还要花大笔银子宣传,在无法确保利益后只能选择退出。而一些独立参赛的中国车手,多数也在一两次玩票后,面对高昂花费放弃参赛。

  不过也并非所有中国厂商都对达喀尔丧失兴趣。将南美市场作为重要阵地,长城哈弗车队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车队的实力。

  坚持,在赛车领域永远是成功之道。十年耕耘,中国车队有理由获得今日成就。

  相关链接

  本届达喀尔拉力赛共进行13个赛段,全程9000多公里,途经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3个国家,将于当地时间18日在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收官。与以往历届相比,本次达喀尔堪称史上最难,玻利维亚取代秘鲁,也让本次达喀尔拉力赛参赛选手们将面对更多高海拔赛段的挑战。今年几乎每个特殊赛段比以往多出50公里,特殊赛段的加长是近十年来的极致。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52个国家的700余名车手、领航员和机械师参加,400余辆赛车进行3个组别的争夺。

  (厉苒苒)

【编辑:于晓】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