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余足球俱乐部生存调查 踢球不是艰难人生选择

2014年01月23日 14:57 来源: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发展足球人口成为足协重要的工作方向。新华社 图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2014年1月22日晚,27岁的张锐,作为上海DIB足球俱乐部的负责人,从赞助商手上接过了一个巨大的、写着600万元人民币的支票模型。这一天,距离2009年他和大学室友组建DIB足球队,过去了四年多。而同一天,中国足球界期待了10年之久的全国足球代表大会,在河北香河闭幕,虽然质疑声不少,但足代会对业余足球、校园足球的重视,还是让外界有了期待。青年报记者也试图以对一家业余俱乐部的剖析,尽量展现如今业余足球的真实状况。

  曾经也就是AA制踢球

  和所有喜欢踢球的人一样,大学毕业之后,23岁的张锐工作之余,还是想能将这个兴趣保持下来。于是,他和几个大学室友一起,组建了上海DIB足球队。

  “球队名字就是Do It Best(做到最好)的缩写,也没什么特别含义,”张锐说,“每次想踢球了,就大家发发短信,包个场子,大家AA制踢球。”

  这样的球队,在上海不在少数,上海市体育局搞一个市民大联赛,能吸引到好几十支队伍报名参赛。它的特点就是结构松散,纯娱乐性质,大家就当做健身而已。所以,在做了一两年后,张锐的大学室友们各奔东西,这支队伍还是保留了下来,做建筑方面生意的张锐,开始拿自己公司的钱,补贴到球队来,并渐渐有了俱乐部的雏形。

  “当然,这一切,都还是因为酷爱踢球而已,一直到现在,我们踢一些高规格的业余比赛,让我上场哪怕踢5分钟也行。”张锐说。

  这两年大环境转好

  对中国足球来说,拥有庞大的球迷群,当然是一件好事,这能让足球场内的比赛,不至于冷冷清清没人看。但蔡振华在足代会上说:“还是希望社会各界、社会企业,能够对中国足球有更多的支持。”这对业余足球来说,有企业介入,高兴的同时,也意味着更高要求,而对整个中国足球,则是表示能真正把爱足球的人,拉到球场来踢球,有助于提高足球核心人口的数量。

  DIB在这两年里,突然有了大的发展。“2011-2012赛季,还主要是我自己的公司在往里面投点钱,但2013年年中,我们有了真正的赞助商,不只是给装备,还有几十万的训练费。”张锐介绍,这家赞助了中超的国际知名啤酒品牌,是“主动找过来的”。而这家赞助商的代表也说:“除了中超,我们只赞助了一家球队,就是DIB。”

  这固然有俱乐部成绩好的原因:他们这三年都在欧洲踢业余联赛,三年的最差战绩是亚军。去年在上海体育馆,还代表上海和欧文、斯科尔斯领衔的欧洲明星队,踢了一场室内赛,结果又是胜利。“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的足球环境,明显好转了。”张锐说,“企业的热情明显高于往年,不管是投入费用还是洽谈的深度,完全高于前几年。”

  最让他得意的是,他签下了600万元的大单,赞助商是一家房地产企业,这让他们新一年可以参加更多的赛事,目前还在联系球场,希望长年包下一个球场,作为训练基地,“毕竟,懂行的人都知道,600万都快能组队打中乙了!所以,我们需要更重视成绩,也要有固定的训练时间。”

  给申花输送了三人

  DIB目前给中国足协贡献的足球人口是40多人——他们或已工作,或是在校大学生,但都已在该俱乐部注册。

  这个数字,在中国足协希望达到的足球人口数中,虽然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却带有不错的含金量。他们给业余足球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

  “我们从单一的业余队,变成俱乐部,确实能够吸引和走出一些不错的球员”张锐说,“我们很多球员都有工作,但也有一些没有,赞助商进来之后,甚至给他们好几个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我们的一些大学生球员,也能得到实习机会或者工作岗位。”没有后顾之忧,他们踢球踢得踏实。

  而这,也是日本足协的经验之一,当有足够多的业余俱乐部存在时,是否踢足球,将不会成为人生方向性选择,而只是简单的兴趣选择而已。

  DIB已经有了自己的影响力,他们最得意的成果之一,是已经给踢中超的申花俱乐部输送了三名球员:王震宇、商隐、杨晨。业余俱乐部给中超名队供人,虽然没有转会费,但足以让这支业余队自豪很久了。

  当然,他们作为目前最成功的业余俱乐部之一,也许还不足以变成整个足球圈的业余足球范本,但他们的经验,以及先行者的号召力,如果能辅以中国足球具体的扶持政策、规划,又何尝不会在若干年之后,让业余足球俱乐部遍地开花呢?

  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身份当选中国足协副主席的王登峰告诉记者说:“这次的足代会,大家达成了一个准确的共识,中国足球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国家队成绩差,而是足球人口匮乏,所以中国足协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想方设法扩大足球人口。”

  [足代会快评]

  没指标不等于没目标

  □记者 陈宏

  昨天,全国足代会闭幕。等了十年的足代会,没能出炉过于具体的足球指标,这引起了不少的争论甚至批评声,而蔡振华在总结发言时,给这次足代会定了个调子:“这是一次总结过去、承前启后的会议,中国足球的工作不可能仅仅通过几次会议就解决掉,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使得协会工作程序正常化,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走上轨道的第一步。”

  也许是仍然天真,我倒是颇为认同蔡振华的话。一个已经累积了太多问题的足球,你怎能那么急功近利地认为,靠选择一个好的国足主帅、靠号召更多的“土豪”来砸钱买外援,就能让它迅速从谷底爬出来?

  一切需要时间。这不是借口,而是要把这架曾经偏离航线的列车,重新拉上正轨。而沿着正确的轨道,总能等到抵达目的地的那一天,就像DIB俱乐部,这支再普通不过的草根俱乐部,如果没有坚持,它又怎能等来它的600万赞助?

  当然,非议和批评,自然有存在的理由。新当选的执委孙雯说,规划和框架,都是说的,要出成果,那是要靠做的。也希望,中国足协和整个中国足球界,能在批评监督声中,在正轨上好好走下去。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