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娜最大奢望做贤妻良母 爱家庭渴望有自己孩子

2014年09月19日 09:51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李娜是谁?把这个问题抛给100个中国人,除了分不清唱歌的、跳水的和打网球的三个李娜之间区别的人之外,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或许就是这样的几个词汇:第一、冠军、有钱……再深入一点的印象,也就是“骂老公”、“骂记者”……人们将这些称为“强势”,强势也就成了李娜的代名词。然而,这真的就是李娜,或者说是李娜的全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07年,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李娜是如何提高体能的,李娜很不高兴地回答:“你们直说我腿粗不就得了。”只这一句话,就足以让网球场上那个凶悍的李娜“轰然倒地”,说到底,她就是个爱美的女人,而已。

  爱美

  聊穿着打扮

  “我本来就很女人”

  虽然李娜经常在球场上对丈夫兼教练姜山大吼大叫,甚至喊出过让姜山“滚出去”这样的话,但那仅仅是在场上。而在场下,两人甚少吵架,至少在人前是如此。一名曾与李娜交往10年的记者回忆称,在此期间没见李娜和姜山吵过架,印象最深的只有一次闹别扭。那次,姜山调侃李娜说:“她的那腿,完全是象腿……”结果此前一秒还在笑嘻嘻的李娜顿时变脸,夺门而出。姜山去追了半天无果,只得垂头丧气回来。好在李娜也就是当时气一阵,姜山后来甜言蜜语哄了几句,然后再买了一个大西瓜,就让李娜原谅了自己。

  在球场下,李娜对于穿着打扮之类的话题就非常感兴趣。2008年中网期间,原本不怎么愿意接受采访的她被一些女记者关于穿着打扮的话题勾起了兴趣,如数家珍地聊了起来,“我经常在武汉崇光SOGO楼上的一家店里剪头发,有个指定的理发师。我这还烫了的,一共加起来打三折,180元钱。”有一次李娜穿了一条颇显气质的连衣裙,受到在场记者的称赞,她很得意,“你看我这脚,球鞋能遮住的地方还白白的,完全跟脚踝以上的肤色不搭嘛,我又不喜欢穿丝袜,穿过一次,总感觉有什么东西粘在身上不舒服,就扯下来丢一边了。再说平时几乎都在训练、比赛,也没机会穿,呵呵,我本来就很女人,好不好!”

  爱包

  包包鞋子

  多得家里快放不下

  最能说明李娜女人天性的,除了爱美,就是爱买。2011年澳网闯进八强后,她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透露激励自己前进的最大秘诀,就是在获胜后,她可以拿走姜山的信用卡,用来购物。虽然是开玩笑,但李娜喜欢购物的天性,与大多数女性别无二致,丈夫姜山曾经抱怨:“她逛个超市都能逛两小时……”

  李娜的购物理念,就是只管买,能不能用先不管,如果买到没有用的,那下次还是要继续买。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2011年温网被淘汰后,李娜就说到自己的购物风格:“女人都一样,什么都喜欢买,经常买一堆从来不会用的东西,买东西只是因为在那一秒喜欢这个东西的感觉。”说起来,李娜的这一购物理念,还是从当年大学读书时就养成的,在2001年第一次退役与姜山一起就读华中科技大学之后,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让两人的感情得到了深化,如同普通的大学情侣一样,在课余时间,除了学业之外,两人还经常逛街。虽然那个时候钱不多,但大学周边的消费水准很低,两人能够应付。只要李娜提出要到学校附近的商业街区逛逛,买买东西,姜山肯定会拎着包,如影随形地紧随左右。

  女人购物大都是冲动型,只要李娜喜欢,稍微多看两眼,自己还在犹豫是否要破费时,姜山都会在一旁“怂恿”李娜拿下。结果就是如今李娜的包包和鞋子多得家里都堆不下了,她曾对自己家里的装修表示不满,原因就是没有装专门的衣帽间,“因为赞助商给了我很多衣服,再加上我喜欢乱买包包和鞋子,家里大小衣柜都被我放满了。”而姜山也对李娜对于逛街的狂热爱好有些“忍无可忍”,所以李娜曾不止一次地抱怨:姜山讨厌逛街,姜山不愿意陪她逛街……

  爱家

  渴望拥有

  自己的孩子

  在网坛,李娜是高高在上的中国一姐、大满贯冠军,只要她不主动退役,无论是名还是利,都会滚滚而来。然而在无数次提及退役后的生活时,她却充满憧憬,完全是一个小女人的样子。李娜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甘心做一名家庭主妇,向往着相夫教子的生活。“我受母亲的影响很深,我母亲把我父亲照顾得很好,从小我就看在眼里。我觉得女人其实就应该这样。虽然我父亲去世得早,但他适合在家里完全不会动手的男人。我妈不管下班回来多晚,都是她刷碗,削水果给我爸吃。所以我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

  曾经在谈到退役后的生活,李娜如此说道:“退役后,不管是姜山,还是孩子放学或者下班回家后,不管他们多不开心,但是一回到家后,他们会觉得这是个很温馨的家。”请注意,在无数次接受采访时,李娜都提到了孩子,她对于孩子的渴望异常强烈,她曾经后悔没有早要孩子,“当时我们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说到过要小孩的事,后来没有要,不然现在都该7岁了。”她甚至还表示有了小孩后一定会自己带,不会丢给老人带,“我妈说将来你有了孩子我给你带。我就会和她说,不用你带。我觉得如果我让我妈妈带孩子一个是对小孩不负责,一个是我觉得占用了我母亲的时间,是对她不孝。”

  对于女儿想当一名贤妻良母的想法,妈妈李艳萍也说:“如果李娜生了小孩儿,她肯定不会再回到球场上,她就想全心全意地当好妈妈、好妻子。大家都知道,现在是隔代亲,她担心如果让我来带孙子,我会溺爱孙子,所以她早就说了,她会自己亲自大孩子,从小就把孩子教育好,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爱老公

  曾因姜山“出走”差点崩溃

  尽管比赛中李娜经常吼姜山,但每一次她取得成绩之后,第一个感谢的人,都是姜山,她从不介意在世人面前展现她对丈夫的爱,不止一次用各种浪漫的话语来描述自己与姜山之间无法隔离的爱情。在2011年澳网决赛后,李娜曾经有一句经典表白:“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在自传中李娜曾回忆姜山向自己求婚的场景:“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一大捧玫瑰花———真的好大一捧啊,一共99朵。一个朋友帮我把玫瑰抱出来,路过的女孩看到花都会‘啊’一声出来,因为真的是太显眼了。”

  在李娜的左胸上有一个玫瑰和心组合而成的文身图案,“和姜山相恋的时候我16岁,这么多年的感情,我想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尽管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那种大爱情。”李娜这样解释。她也从不讳言是自己当年主动“追”的姜山,在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中有如此的回忆:“ 我在进入省队之后就认识姜山了,当我还是个崭露头角的新手时,他已经非常出类拔萃。他多帅啊!女孩子都在背后偷偷谈论他,那时候韩风正盛,H·O·T组合如日中天,大家都说,姜山长得挺‘韩范儿’的。”而湖北省队教练潘兵也说,李娜很听姜山的,点菜的时候一般都是姜山做主,两人的安排也主要是姜山主导。有这么一个事情能够反映出姜山在生活中的强势,一次两人去买沙发,姜山临时有事,临走时交代李娜:“就买那个我们在英国看的沙发,听见没。”结果李娜买的,就是那一款沙发,“他没有发言权,但有决定权。”这就是李娜下的一个定义。

  在2011年李娜获得澳网亚军后,一度状态下滑,此后她选择由丹麦教练莫滕森取代丈夫姜山的教练员位置,结果姜山就不告而别离开了李娜和她的团队,独自回了武汉,这让李娜险些崩溃,此时,她如同一个可能失去爱人的普通女人一样心乱如麻,在她的自传中她完全展示了自己当时的软弱:“我无法集中精力去考虑后面的比赛,一个人站在人来人往的机场,发现自己手脚冰凉,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的世界仿佛突然崩塌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冷静下来……我开始问自己,我是谁?我只知道我叫李娜,我知道我会打网球,但除此之外呢?排除掉名字和李娜,我还剩下什么?……我心中隐隐绞痛,我知道谁和我拥有相同的频率,但我把他弄丢了。”李娜后来不断通过邮件与姜山进行沟通,这次的矛盾,让两人的感情更加升华。

  这十年 娜姐赚了多少钱?

  从2004年复出算起,在这十年时间里,娜姐到底赚了多少钱?通过福布斯等机构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那就是6800万美元。

  从2004年到2008年,李娜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因此除了比赛奖金之外,她获得的赞助屈指可数,可以忽略不计。2004年,李娜获得一站赛事冠军,总奖金为6.6万美元。2005年,总奖金14万美元;2006年,大幅度提高参赛场次的李娜年终排名第21,总奖金也骤增到46.1万美元;2007、2008年,李娜的奖金数分别为37.8和38.7万美元。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体坛财富榜上,李娜以接近150万美元人民币的总收入,名列中国运动员中第六。2011年,拿到澳网亚军后,李娜年收入飙升到512万美元,排名上升到第三位。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1年7月-2012年7月体坛富豪榜中,李娜以1840万美元的总收入排名第81位,是唯一进入榜单的中国人。2013年8月,《福布斯》全球女运动员富豪榜中,李娜总收入有1820万美元,位列第三,其中赛事奖金320万美元,代言收入有1500万美元。2014年8月,李娜的总收入达到了2360万美元,位列第二,其中比赛奖金为560万美元,商业赞助收入为1800万美元,仍是中国运动员中最吸金的。可以说,在正处于赚钱黄金时期时选择退役,李娜需要的决心是无比巨大的。

  这些年

  我们追过的娜姐

  2011年6月

  2013年8月

  2011年9月

  揭秘“第一次”

  2011.6

  2011年6月4日,李娜首次在法网夺冠,成都商报连续多期深度报道李娜,独家揭秘她的成长经历和幕后团队以及她的姜山的爱情故事……

  平息“禁药风波”

  2013.8

  2013年8月22日,《纽约时报》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将李娜自传原文为“有激素的药物”错误翻译为“类固醇药物”,让读者以为李娜曾迫服用类固醇药物。成都商报记者经过多方求证后,独家刊登了该文存在翻译错误、进而引发误会的报道。此后,《纽约时报》对此内容进行了更正,并向成都商报记者发来邮件表示感谢。

  书写《给力娜》

  2011.9

  在2011年李娜成为亚洲第一个网球大满贯选手后,常年追踪采访李娜的成都商报记者李晶、胡敏娟便在当年推出力作《给力娜》一书,将这个从体制内“单飞”出来的大满贯冠军更丰满立体地展现出来。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