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何振梁力助中国重返奥运 曾深受萨马兰奇器重

2015年01月05日 13:15 来源:武汉晨报 参与互动(0)

  别了

  奥运老人

  记忆中的声音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创造历史,但是只有一种决定有改变历史的力量。

  ●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多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

  ●如果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后的北京,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中国奥申委陈述司仪何振梁,2001年7月13日。

  本报讯 昨天下午,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何振梁出生于1929年,是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他先后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是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和影响,他的经验和出色的语言能力,他在暮年所付出的巨大身心劳动,为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曾被外国体育刊物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并没有让何振梁停止继续传递奥运的脚步,年过八旬的他不顾身体抱恙,仍积极投身于南京青奥会的申办工作,身为江苏人的他希望能协助家乡申办成功。

  去年12月29日,何振梁刚刚度过自己的85岁生日。国内著名体育产业人王奇透露,两个月前何老已经卧床,但他仍关注着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情况。王奇说,何老坚信北京一定能够申办成功,这也是何老的一个理想,希望北京在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之后还能再举办一届冬奥会。

  写好遗嘱去申奥——何振梁的五环人生

  在已过世的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眼中,中国的何振梁是对奥运会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他不知疲倦,总是精神抖擞,生气勃勃;他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或执委会议,并以他恰如其分和切中要害的发言为会议增添亮色。何振梁,这位被誉为“体育外交家”的老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奥运事业贡献自己的热情和热血。

  力助中国重返奥运

  1952年,何振梁参加了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翻译工作,这也成了他毕生从事体育工作的开始。回国后,在当地充分发挥了法语特长的何振梁很快就被派到国家体委工作。

  1978年,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当时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还未恢复,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也刚刚打开。为了让中国早日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经何振梁积极斡旋,促使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四处奔走,说服欧洲国家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接受中国奥委会。1979年,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恢复。

  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又是何振梁积极工作,终于促成海峡两岸体育健儿同时出现在赛场上。何振梁以其出色的工作深受萨马兰奇器重,1981年,在萨马兰奇的力荐下,52岁的何振梁作为中国奥委会推荐的第一候选人,当选为国际奥委会第334号委员。1990年,何振梁又以全票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和副主席,成为在国际奥委会里担任重要职务的第一位中国人。像他这样在短时间内连续“三级跳”的委员在国际奥委会内是不多见的,这也是中国人的光荣。

  促使乒球走进奥运

  去过萨马兰奇家的人都知道,在他巨大的陈列柜中摆放着两件极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一对健身球和一件产自河南的玉刻,这都是中国乒乓“魔女”邓亚萍送给萨翁的礼物。

  曾经乒乓球并不是奥运会比赛项目,正是何振梁等人的积极斡旋,促使乒球于1988年走进了奥运会,也是何振梁让萨马兰奇认识了邓亚萍,并从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萨马兰奇第一次听说“邓亚萍”这个名字是在1991年的日本,当时,正在观看世乒赛的萨翁被邓亚萍身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吸引,他对何振梁说:“她那种劲头,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写照。”此后,屡次为邓亚萍颁奖的萨翁熟悉并喜爱上这个个性十足的姑娘,并向邓亚萍发出邀请去洛桑做客,欣然赴约的邓亚萍就给萨翁带去了那两件礼物。1992年、1996年,当邓亚萍两次登上奥运会冠军领奖台时,为她颁奖的都是萨翁。这一段忘年友情的佳话,也将萨马兰奇和中国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在北京成功主办了第11届亚运会之后,萨马兰奇说:“一个成功地组织了这一切的国家是有能力主办奥运会的。”正是这鼓舞人心的话语,使北京萌发了申办奥运的最初梦想,并且为这个梦想不懈奋斗了将近10年。

  鞠躬尽瘁申办奥运

  两次申奥,何振梁都是全身心投入。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时,宣布结果的前一天,何振梁的夫人悄悄地把一盒药塞到他的兜里,同时还委托另一位委员在现场关照一下何振梁。何振梁说:“老伴儿是担心我的心脏。如果北京成功了,我兴奋得不得了,也许会犯心脏病;如果北京不成功,我会十分难受,心脏肯定也受不了。她为此准备了三种方案:一是能贴在胸口上的药;二是喷的药;还有一种是丸药,托一位来自日本的委员拿着,万一我发生什么事情,希望他能及时往我嘴里塞一粒。还好,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我的心脏还是比较坚强的。”那次在蒙特卡罗申奥失败后,何振梁躲到房间里号啕大哭。坚强的心脏和不变的信念支撑着何振梁投入了第二次申奥工作。由于年事已高,还时常要进行环球飞行,他甚至提前写好了遗嘱,以防万一。何振梁并不愿意把那称之为“遗嘱”,他说,“那是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终于,2001年7月13日,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时,会场里一片沸腾,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欣喜得狂呼出声,而何振梁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与身边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相拥而泣。毫无疑问,在北京申奥成功的过程中,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居功至伟,但他却说:“申奥成功并不是一个人的胜利,它属于所有参与了这项工作的人,属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只是尽力做了我应该做的事。”(陈中)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