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花滑大赛背后的小人物:冰上啄木鸟 冰鞋大保姆

2015年03月29日 15:3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看比赛,当然是看花滑选手们旋转跳跃。但有那么一个角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参与着大赛过程,活跃在明星们的背后,很少人去注意他们。犹如一颗螺丝钉安装在整个庞大的赛事体系中,小到衣服上的一粒纽扣,大到整个冰场的落成……他们从各个方面保障了赛事的有序进行。

  制冰师 成就完美滑行

  薛荣其师傅是海上王冠的制冰师,2011年东方体育中心竣工落成后,海上王冠曾举办过包括短道速滑世锦赛、花样滑冰中国杯、冰上雅姿盛典等十多次冰上赛事,薛荣其都曾参与冰场冰面的制作。“从融冰、制冰到涂料的喷洒,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比如涂料的配比直接影响冰面的颜色,比如花滑冰层要6至7厘米厚,太薄太厚都会影响选手发挥。”制冰完成后,整个场地还要进行数次微调,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来调整冰面的软硬程度。

  手提水桶,拿着饭勺,每次浇冰前,都会有近十名赛场工作人员走上冰场,“人肉搜索”冰面残留物,修补磨损冰面。就好像冰场上的啄木鸟,他们所过之处,原本凹凸不平的旋转坑变得平整光滑,他们的细致工作,成就了选手的完美滑行。

  磨刀师 常常手工作业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在花滑赛场上,似乎也真是这么回事。EDER公司在世锦赛的内场设了器械维护室,两台磨刀机常常滋滋作响,磨刀霍霍。“一般一双冰鞋的冰刀一个月需要磨一次。很多运动员会选择在比赛的这一周过去磨一下,更顶尖的,比如冠军级别的选手,会选择比赛当天送过来磨。”吉安奇是这家靠近威尼斯的意大利公司的技术总监。索契奥运会,欧洲锦标赛,世界大奖赛,还有许多青少年比赛,他们也过着与运动员一样“在路上”的日子。

  吉安奇上周到达上海,他和公司的其他工作人员每天都来报到。“这些磨刀的仪器4000多美元,除了花上半个小时用机器打磨,我们还常常手工作业。”通常来说,第一天的冰面总是最硬的,然后比赛开始后室内观众增多,温度上升,冰面会有些许融化,变得软一些。根据不同的冰面情况,他们会亲手进行微调。“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上海,很吃惊设施如此完美。如果中国办冬奥会,我们还会再见。”

  裁缝 场外护花使者

  沈玉琳59岁了,当裁缝的工龄也有26年。在海上王冠地下一层的服装与化妆工作室里,沈阿姨与她的蝴蝶牌缝纫机一同作伴,呵护花滑选手们华美绚丽的服装。“我和大家开玩笑,怎么说我也算参加花滑世锦赛的,可一场比赛也没看上。”

  比赛没看上,衣服倒是能亲手摸一摸。无论是珠片掉了,还是衣服脏了,选手们都会送来此地。“昨天就送来了5件。有人衣服人沾上了口红,有的叫我手工钉珠子,还有男士衬衫需要烫一烫。”沈阿姨常常会用手机把送来的衣服拍张照片,也算是留个纪念。

  沈阿姨是个大忙人。曾经在服装厂工作的她手艺高超,如今专门为日本公司做质量检控。接到花滑世锦赛的任务时,沈阿姨本想推荐自己的徒弟,“这个时间正好我要出差去外地帮日本公司验货。后来一想我的徒弟用缝纫机肯定没问题,要是做点什么手工活可能就要打折扣。这是上海第一次办这么重要的花滑比赛,一定要保证一切完美。”于是,沈玉琳和日本方面商量,延迟了验货的时间。“我们都算是护花使者吧。能够参与上海的这项体育盛会,也感到很光荣。” 本报记者 厉苒苒 华心怡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