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超裁判首配"喷雾神器" 联赛不差钱硬件也升级

2016年03月03日 09: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5年总价80亿元的超高版权销售价,一个个身价数千万欧元的大牌外援,新赛季中超联赛有钱又有名,而联赛踢得够不够劲儿,除了球员、教练员比武斗智显精彩外,还需要另一位场上重要人物——裁判的正常发挥。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获悉,新赛季中超联赛,连同中甲联赛、中乙联赛及女超联赛将全面引进定位喷雾剂设备,也就是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赛场上火起来的裁判喷雾“神器”。虽然门线技术的引进与门线裁判设立受人力、财力及其他客观因素所限暂还不能落实在国内职业足球赛场上,但定位喷雾剂设备的引进,无疑有助于提高裁判员判罚,特别是定位球判罚的精确度,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

  “神器”从巴西世界杯“火”起来

  2014年巴西世界杯揭幕战第42分钟,巴西队前锋内马尔被克罗地亚队员踢倒,当值主裁西村雄一随后吹判禁区前任意球。就在克罗地亚队员们摆出人墙并准备位置前移时,当值主裁判西村雄一突然从腰间掏出一个小型罐体硬物,并且在克罗地亚队人墙前喷出一条白线,防守队员的脚步瞬间被“冻”住——作为助阵世界杯赛的高科技手段,定位喷雾剂设备展现在世界杯观众面前。

  不过定位喷雾剂的使用早有先例。资料显示,这项技术是2008年由一位名叫帕罗布·席尔瓦的体育记者建议发明的。很快这项技术便在阿根廷联赛、解放者杯等南美足球系列赛事中得到了试用,并渐渐被足坛推广。这项技术得以迅速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设计简单,体量小,便于裁判携带,不会影响裁判员的跑动,而且喷雾剂本身不含有毒成分,白色泡沫体在喷到草皮后一分钟便会自动消失,不会影响球员正常比赛。据了解,国际足联是在2013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世青赛上首度试用定位喷雾剂设备的。FIFA曾解释,在诸如世界杯这样的正式大赛中启用定位喷雾剂技术主要还是规范定位球主罚的规范性,遏制球员投机取巧谋利。

  国内赛场全面启用“喷雾神器”

  上周末,利用超级杯举办之际,中国足协在重庆举行了例行工作会议,其中也涉及到新赛季国内职业联赛裁判员工作的内容。据了解,相比于往年,今年的国内职业联赛裁判员指派办法、裁判员考核标准没有变化,但中国足协为提高裁判员判罚的精确程度,决定在硬件条件方面进一步“武装”裁判员,而定位喷雾剂技术的引进正是核心内容。

  一位知情人对北青报记者说:“其实中国足协从2014年世界杯结束之后就曾产生过引进定位喷雾剂的想法,不过由于当时裁判部门把更多工作重心集中在裁判员技术能力、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本土年轻裁判员的锻炼上,因此类似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落实。而中国足协、中超公司过去以来对于裁判工作的经费申请、审批程序非常严格,很难在相关预算作出后,中途增添有关新技术引进的预算。”不过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大幕拉开,中国足协内部机构改革渐趋落实,协会财务独立成为大势所趋。

  当然中国足协改善裁判装备更多是迎合行业发展规律,要知道经过治理的中国足球,特别是中国职业足球环境渐趋赢得公信力以及企业的青睐,中超5年80亿元的媒体版权收入以及各俱乐部投资人不计成本的投入,使得这个赛季的中超不差钱儿,那么良好的联赛竞争环境除了需要参赛各队展现良好的竞技风貌外,也需要作为比赛法官的裁判员精益求精、完善执法,定位喷雾剂的引进有利于裁判员精确执法。据了解,在3月5日中超揭幕战苏宁与鲁能的比赛中,当值主裁谭海就将佩戴这一设备执法,而这项技术随后将全面被引入到中甲、中乙甚至女子足球赛事中。

  引入门线裁判时机还不成熟

  既然定位喷雾剂被用上了,那么有利于裁判执法工作的其他高科技手段是不是也会被一一照搬到中超赛场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过去多年来国内职业联赛执法屡现争议哨,严重错漏判深深侵害参赛者权益,国内足球界及舆论界不少人呼吁中国足协也应像国际足联那样引进门线技术、像欧足联那样引进门线裁判员。但据了解,目前中国足协还没有把相关技术的引进提上议程。

  据知情人透露,中国足协暂不能引进门线技术、门线裁判,主要是受困于人力不足。按照计划,今年共有120名裁判员参与中超、中甲联赛的执法,其中中超裁判60人、中甲裁判60人,主裁判与助理裁判员各60人。而这120人中除了7名国际主裁、9名国际助理裁判外,绝大多数都是国家级裁判员,有些还是近年来刚刚提拔的年轻裁判员。

  可以说,中国优秀裁判员队伍远达不到壮大的程度,而一位裁判专家昨天向北青报记者解读称,“欧足联的门线裁判都是具备主裁判执法能力的优秀裁判员,助理裁判员都不能胜任门线裁判员,而我们国内的优秀裁判员数量非常有限,增设门线裁判也不能乱凑数”。至于门线技术暂不能引进,知情人的解释是,“门线技术的引进,其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调研,除了引进设备之外,还需要培训专业人员,安装、使用、维修的工程也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来说,中国足协有关裁判员工作的完善还需要循序渐进。此外,国际足联并没有严格要求各会员协会必须引进这一技术,这项技术在亚足联也没有得到普及,所以中国足协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争先”。文/本报记者 肖赧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