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龄球运动在北京风光不再 曾被定位为贵族运动

2016年03月25日 15:4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你打过保龄球吗?”“打过,谁没打过保龄球呀!”“你现在还打保龄球吗?”“现在想不起来要去打保龄球了。”这样的问答就是昔日京城保龄球热如今没落的现实。京城保龄球,你现在还好吗?

  昔日热透京城

  “走,打保龄球去”,这成为那个时代年轻人之间的主要问候语言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保龄球在中国风靡一时。而后,不少球馆关闭、保龄球爱好者不断分化。

  想当初,保龄球运动曾作为一项时尚运动传进中国,北京也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档宾馆和酒店把它作为附设项目,因而保龄球被称为“贵族运动”。没想到没过几年,保龄球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北京普通大众的主要健身休闲运动。2003年之前,北京保龄球共有120多家球馆,球道数量稳定在1600多条,当时经常打球的有5万多人。当时众多球馆爆满,保龄球被贴上了放大了的时尚标签,其健身功能被放在了微不足道的位置,许多人仅仅以能打上几局球和请人打上几局球为荣,成为一种炫耀的行为。

  早已风光不再

  而后,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健身方式多样化,也分流了参加保龄球运动的人群,盲目追赶潮流一哄而上的小型保龄球馆不少都关门了事,北京的火爆场面则一去不复返,比如著名的“工体100”都没了。如今,北京市保龄球馆缩水到不足10家,比如东环、颐方园体育健康城、新大都、望京等还有保龄球馆,四环路以里只有8家左右还对外营业。

  北京市保龄球运动协会新任会长康小平说:“北京保龄球的没落,有三大原因。第一个原因是2003年非典疫情,导致出来玩的人突然大面积减少,许多球馆难以维持经营;第二个原因是北京房地产大规模开发,选择最赚钱的方式经营,尤其是在北京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第三个原因是我们保龄球运动协会引领作用不够,坐吃山空,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康小平还说:“记得当初台球也是一窝蜂地迎来热潮,而后趋向了成熟和稳定,但人家还有丁俊晖、潘晓婷等明星的引领作用,而中国保龄球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下等,缺乏明星。”

  保龄球目前仍是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北京队主力队员李志彬,曾代表北京队在2000年拿到全国冠军,他还参加了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获得个人第6名。康小平说:“北京保龄球运动水平和首都地位极不相称。”

  未来努力复苏

  如今,北京市保龄球运动慢慢“复苏”。去年底的北京市保龄球俱乐部钻石联赛,共有8支俱乐部队的约120名运动员参赛。

  保龄球运动,融健身与娱乐于一体,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适合各种年龄段。保龄球相对简单易学,而且与外界气候无关,收费也比较合理,工薪阶层都能玩得起,是一项大众参与性强、运动量适中、老少咸宜的运动。保龄球运动并没过时,只是趋向了成熟。不少球馆的经营者说,虽然目前到底有多少人参加到保龄球运动中无法确切估计,但有一个现象却可以肯定,那就是有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了保龄球爱好者队伍当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保龄球运动与其说是一种竞技运动,不如说更是一种大众化的健身活动。它适当的活动量,也使老年人多了一种健身方式。

  康小平说:“未来我们协会分三步走。第一是提倡保龄球文化,从文化入手,做服装等东西,要让参与者有集体荣誉感,而且我们和各个场馆合作,经营好协会;第二是发展保龄球经济,人家商家拿出数十万,就能够玩起来。现在不少商业朋友都找到我,希望把保龄球玩起来,做起保龄球运动的相关经济产品,市内现有球馆都被纳入到同一体系中,实现了互联互通,球友越来越多,球馆也才能逐渐聚拢人气;第三是做好保龄球产业,产业拴着你、我、他,企业、协会、赞助商、健身者等等一起参与。现在,有不少企业老板愿意和协会合作,包括建设场馆。很多老板拿着钱,愿意投资。”

  其实,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他们的保龄球运动依然不错,他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也很丰富。康小平说:“这与市场化经营有关,而且韩国人一旦拿到亚运会和世锦赛金牌,可以免兵役,还能拿到一直到死的薪水。无论如何,我们要在借鉴日本、韩国等保龄球强国联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保龄球运动现状,在国内首创俱乐部联赛,推动北京保龄球运动发展。”

  真巧,记者在一处保龄球馆见到了当初的明星李志彬。他说:“保龄球老少咸宜。而且研究表明,打一局保龄球的健身效果相当于骑20分钟自行车,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再度认识一下保龄球。”

  本报记者 孔宁 J087 制图 耿争 H246

【编辑:于晓】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