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 从千面一城到争奇斗艳

2016年10月30日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从千面一城到争奇斗艳
图为2016宁波国际马拉松现场。 林波 摄

  中新网宁波10月30日电(记者 林波)微凉的海风伴随着细雨,抹了抹脸上水珠,2016宁波国际马拉松选手林英迈着稳健的脚步看着从眼前略过的景色:海螺造型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充满艺术气息的集装箱、龙门吊林立的宁波港口……“这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在林英的心中,通过马拉松比赛关于宁波的城市形象豁然展开。

  从过去的无人问津、免费送名额,到近两年报名需要秒杀,全国各地正在掀起一股马拉松热潮。这种群众性体育活动,既迎合了公众对快乐健康健身的需要,又被各地政府和企业当做推介旅游、拉动消费、提高知名度的上佳之选。

  西方发达国家的马拉松“热”,已在中国悄然来临。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浙江在发展马拉松运动乃至体育产业上都迈上了新台阶,但随着赛事的激增,马拉松“成长的烦恼”逐渐多了起来。审视当下,为破解“成长的烦恼”,在许多业内及专家看来,马拉松“热”背后应注入一些“冷”思考,或将更有助于马拉松运动乃至体育产业的这把激情之火在浙江变为燎原之势。

  马拉松飞入寻常百姓家

  草根跑者掀“运动旋风”

  马拉松现已成为引领国内全民健身的新时尚,逐步融入城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展示城市形象、塑造市民精神、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力量。

  2016杭州国际马拉松、2016宁波国际马拉松、2016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近年来,马拉松这一当今世界最盛大的群众体育运动在浙江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自在中国落地生根以来,便急剧升温,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终成燎原之势。

  马拉松这项昔日遥不可及的极限运动,已经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群众运动,“运动旋风”席卷草根跑者。

  今年58岁的叶江龙是浙江舟山普陀山人,爱上跑步,对于他而言既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叶江龙是个花匠,平常素喜和花花草草打交道。选择跑步的初衷,却是因为彻夜的失眠。“朋友建议我每天晚上跑跑步,累了就睡得香了。”

  就这样叶江龙开始了他的跑步之旅,跑过山,跑过海,跑过时间的隧道。当问及为何能坚持不懈时,他告诉记者,“跑步,最重要的一点是贵在坚持,马拉松的精髓是锻炼人的精神和意志,咬咬牙,你就可以挑战极限。”

  跑步成为了叶江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他眼中,插花亦或跑步,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跑步和比赛是不一样的,刚刚跑步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体能去锻炼身体,不要去追求成绩,这样反而会得不偿失伤害自己的身体。”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跑跑,以跑为媒,以跑会友。

  无独有偶,在浙江宁波也诞生了不少“草根”跑者。今年46岁的李艺是宁波象山的一名售货员,“以前喜欢下班后到广场上和邻居一起跳跳舞,运动运动。”

  爱上跑步,李艺表示主要是因为女儿提议没人一起跑步。“我女儿让我陪她一起跑步减肥,她肥但是没减成功,我倒是爱上了跑步。”

  跑了一年多的时间,李艺彻底爱上了这项运动,现在她的生活是:“一天跳跳舞,一天跑跑步,我现在让我老公也一起跑起来。”

  当一颗颗星汇聚成整片星空,当一滴滴水融合成一片江湖,当一个个跑者汇聚成一个个马拉松基石,当奔跑成为2016年运动热词,各地“草根”跑者成了马拉松的中坚力量。

  马拉松“热”并非是浙江独例。

  在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副主任潘华群看来,马拉松热潮已经是一个全国现象,“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就从简单的温饱转向了精神、健康层面的追求。”

  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尚只有22场;2014年则是51场;到了2015,马拉松赛事达到134场,比前一年翻了一倍以上。而根据“中国马拉松”网站10月29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马拉松的注册赛事高达294场。

  而据统计,浙江马拉松也呈现井喷式的发展,2015年浙江省境内的马拉松、路跑、越野赛和毅行赛事达131场,参与人数超过30万。

  “现在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潘华群戏称这句话的流行从侧面反应了民众对于运动的认知。在他看来,跑步时最简单的一项健身运动,“走出门就可以跑步了,不用考虑场地和装备的要求。”

  马拉松“热”下的“冷”思考

  千城一面恍如昙花一现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马拉松运动几乎成为了一二线城市的标配。从冷僻的专业词汇到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运动,中国的马拉松运动只用短短几年时间便完成了这样的转变。

  而近年兴起的马拉松“热”和一些地方政府看重马拉松赛的推介城市、拉动旅游等直接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有些迫不及待的办赛行为也难免会与政绩冲动发生关联,一心指望这样的办赛主体持续拉动马拉松热升温,既不科学、也不靠谱。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如果要推选当下国内最神奇的赛事,那么这个赛事非马拉松赛莫属:一个长期少人问津的赛事能在几年间火遍大江南北,一个长期连跑步都吃力的人居然成了马拉松“发烧友”,这样的“神话”恐怕在别的项目上连复制都没有可能。

  而在马拉松赛事审批放开之后,马拉松办赛热的澎湃激情便是火得一塌糊涂。

  近些年来,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王丽萍一直在参与马拉松运动。在她看来,马拉松运动的兴起其实是“泛运动”时代的一个缩影。她解释道,之前的全民健身更多的适用于老年人,但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改观,“许多白领、年轻人都加入了全民健身的团队。”

  而与此同时,王丽萍发现爆发式的增长同样也暴露了马拉松赛事的诸多问题。

  王丽萍指出,随着马拉松热潮的兴起,很多马拉松赛事泛泛举办,“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主题。”她表示,一些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就如走过场,“就是出于别人办了一场,我也需要办一场的攀比心理。”

  对此,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表示认同,随着马拉松赛越办越多,他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成长”的烦恼。

  近些年来可谓是“马拉松年”,中国各个城市纷纷亮剑,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都在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都差不多,”杨建华表示,如今不少的马拉松陷入了“邀请非洲选手”、“大力搞直播”的怪圈,“各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特色并不明显,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并不能体现,甚至有市民认为这是烧钱的。”

  杨建华说:“一些马拉松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譬如资金运作不到位而引发的奖金迟发甚至是发不出的尴尬局面。”

  而在潘华群看来,马拉松赛事的确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省会城市马拉松名额一票难求,一般需要抽签决定名额,地级市报满名额也不成问题,但是县级城市就碰到报名冷清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对于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事来说,专业的赛事运营队伍是有限的,专业的参赛选手队伍是捉襟见肘的,业余高水平爱好者队伍同样是有限的。

  可以想见,在办赛资源并不充裕的大背景下,赛事办得越多就会越充分地稀释有限的办赛资源,使得很多赛事的品质难以得到基本保障,这样一种不健康的马拉松办赛氛围最终会给“成长”中的国内马拉松赛事带来持续困扰。

  内化于城厚植文化内涵

  “争奇斗艳”亮出特色

  事实上,真的需要这么多马拉松吗?

  潘华群的答案是:需要。

  潘华群说:“譬如丽水县城里的老百姓,想到杭州报名参加杭州国际马拉松,往往是报名报不进,那怎么办呢?那就就近选择比赛,参加丽水的马拉松。又是家乡又能健身,何乐而不为。”

  与此同时,潘华群建议,小城市举办马拉松应该要定位好自己的特色,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找到自己的最亮点,当然也可以无中生有,设计一个别人没有举办过主题的赛事,例如文成精英赛。”

  据悉,与浙江省内此前举办的分站赛不同,在温州文成举行的浙江马拉松精英赛是全长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精英赛,对参赛选手的报名成绩要求较高。参赛选手多为此前浙江省马拉松系列赛事7个分站赛的前100名选手,以及完赛于杭马等知名马拉松赛事的选手。

  而此次赛事最大的特点是全程采用滨水赛道,一路沿文成县城泗溪河奔跑,视线所及,多为溪水潺潺、群山环抱、绿木苍郁的山水景致。

  “赛事的成功举办,堪称一次出色的城市营销。”潘华群表示,文成主打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这与马拉松等体育赛事绿色、低碳的理念相近。他表示,此次省内外700多名选手参加精英赛,按每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博发出3条讯息计算,将在更广的范围内提升文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必须强调的是,厚植文化内涵是当今马拉松赛事再创辉煌的关键。

  杨建华表示,如果仅仅把马拉松作为宣传城市的渠道,其眼界未免显得有些狭窄。在他看来,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应该通过马拉松这个平台将城市文化的厚度、深度、宽度以及高度内化于城。

  杨建华说:“古希腊马拉松通过文艺复兴运动进行转化,进而成为欧洲普通百姓的文化活动,并不是出于宣传城市,而是一种文化生活、文化自觉和生活方式。”

  对此,杨建华点赞杭州马拉松的举办。

  记者了解到,30周年的杭马,线路几经变迁,起点从最初的紫云饭店,搬到黄龙体育中心,线路也从最初的西湖时代,跨入了钱塘江时代,每一届的马拉松都彰显着城市发展的印记。

  在过去的30年间,杭马赛道无论是长度还是路线走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长度上从传统的马拉松距离发展出现在的家庭跑、情侣跑等多种距离选择;路线上从西湖时代拓展到钱塘江时代,本届杭马更是在路线设置中加入了一些G20元素。

  杨建华建议,每个城市不要随意举行马拉松,应将马拉松与城市的文化、自然景观、市民爱好等相结合,让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自觉。

  “其实除了马拉松外,一些小城镇也可以举办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活动来宣传小镇,譬如国外的番茄节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即是生活又是文化,还能吸引游客,”杨建华说道。

  马拉松的热潮是浙江发展体育产业的缩影。如何将这股热潮继续保持下去,成了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2016年9月13日,浙江省体育局下发了《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引导浙江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潘华群表示:“协会成立后,浙江省内的马拉松赛事实现医疗、网站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办赛效率,节约成本。充分发挥会员的优势和作用,协调好全省马拉松赛事,进一步推动赛事健康有序发展,将浙江马拉松及路跑运动推向世界。”(完)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