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奔跑者陈盆滨 从渔民跑成网红的12年巨变

2017年01月05日 13:0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输入“陈盆滨”这个名字,从钱江晚报的稿库系统里跳出来148条相关新闻,最新一条是20多天前他在澳洲跑240公里超级马拉松,花了30个小时,相关的修饰词是“中国极限跑第一人”;而最早的报道是2004年8月他参加丽水一次登山比赛获得青年组头名,那时身份还是玉环来的渔民,籍籍无名。

  12年,发生在陈盆滨身上的巨变让人既惊讶又感慨。一个长年在海上打鱼的渔民,突然发现了自己具有连续在陆地上奔跑200多公里不用休息的神奇能力,从此他的人生改写。但如果他这样纯野生的民间英雄早生十年,哪怕只早生五年,有没有机会变成今天这样一名不在国家运动员编制内照样活得风生水起的独立个体?他的传奇经历,得益于天赋异禀,也归功于这个时代的一切皆有可能,幸而,最早发掘出陈盆滨的钱江晚报,从头至尾一直关注,成为这个草根奇迹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多年前来报社

  急着展示两根手指做俯卧撑

  “最初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他一身黝黑的皮肤,身为苏泊尔公司保安的陈盆滨原来是玉环县的渔民,24岁时在县里一项趣味比赛中为了拿600元奖金一口气做了438个俯卧撑,从此尝到甜头的他到处参加比赛,从比力气到比走路、骑车,最终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在于耐力好,缺点是速度不够快,而且已经过了接受专业训练的最好年龄。”这是2004年本报记者在第一次发现陈盆滨时报道中的描述,当时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淳朴、简单,爱表现,急切想证明自己的才艺。在很多次来报社找记者聊天的记忆中,其中有一次他迫不及待地要在办公室用两根手指做俯卧撑给大家看。

  彼时的陈盆滨,身影频繁出现在多项电视吉尼斯挑战赛中,与我们常见的各种热衷于打破纪录的民间奇人没有两样。比赛让这个渔家小伙突然意识到,可以有打鱼之外的方式挣钱,那种当台下掌声雷动时,心中生出的满足感是在海上一网捞起多少鱼都无法比拟的。

  但他那同样以捕鱼为生的父亲对儿子的“不务正业”很看不上眼,认为“靠这些乱七八糟的比赛,就能养活自己?”

  谁也想不到,一个当年的赤脚渔家娃,如今变成了有专业团队有赞助商的世界冠军、实现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地球第一人”;当年他是天南海北各种比赛的赶场专业户,如今的他都有了“百日百马”这样自创品牌的赛事IP。

  陈盆滨现在是不折不扣的路跑大咖了,但他的成名其实是多个因素的叠加效应,缺一不可。

  时代成就了他

  他也是这个时代的稀缺物

  粗砺的海风造就了剽悍的陈盆滨,他曾经最长连续跑了255公里,41小时不休息,跑着跑着差点掉到悬崖下去;他甚至还在浴室自己给自己放血疗伤,像“刮骨疗毒”的关公。你听着可能都要皱眉,可是男人不对自己狠一点,又怎么完成地狱般的魔鬼赛程?

  但陈盆滨走到今天,绝不可能只靠一己蛮力。如果没有“苏泊尔”的赏识,愿意给这个只会跑步的“疯子”埋单,很难想象陈盆滨能完成丈量七大洲的宏图。

  对一家民营企业来说,要养这么个“闲人”,还真不是件谁都能理解的事。10年前,马拉松在中国与普通人距离遥远,更别说鲜有人知的极限跑。陈盆滨的幸运在于他碰上了个同样喜欢跑步的老板,才能惺惺相惜。他只能以一天两练、总计5小时的训练量来鞭策自己。在这家生产压力锅的知名企业里,陈盆滨是压力最大的员工,他说:“干着最轻松的活,报销制度最宽松,我不跑出点成绩,怎么对得起老板?”

  企业“包养”个把明星运动员并不新鲜,但当初的陈盆滨没有任何专业训练的背景,不和任何运动员体制沾边,与你身边的普通人无异,甚至在部分人看来,只是某个荷尔蒙过剩的“疯子”而已。他也算“运动员”?——这必定是许多人的疑惑。

  陈盆滨每次去国外都在背包上缝上五星红旗,面对媒体也常常穿印有“中国”二字的运动服,能为国家带来荣誉对他而言是莫大的价值体现,可放在若干年前,这样没有运动员编制的个人别说代表国家,就是能不能出国参赛都是个问号。

  犹如一株顶开石头、倔强探头的毛笋,他靠一股混不吝的蛮劲挤进了体育从业者的队伍。人们注意到他,为他喝彩,很大程度源于他的稀缺性。中国体坛这样的纯天然制造太少了,而当下的中国社会,这样做事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同样凤毛麟角。

  很多东西变了

  但他刻意让那种朴实不变

  尽管这两年来各类马拉松路跑赛事在中国井喷,陈盆滨所从事的极限马拉松运动仍然是极小众项目,没有多少人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连续跑上几百公里“自虐”。

  外界对陈盆滨的评价却几乎众口一辞:他有惊人的意志力,让人敬佩;他在中国人以往鲜有涉足的领域获得突破,值得骄傲;他的身上有某种简单而美好的东西,与生俱来,即便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完整的英文说不上几句,都没有给他减分。

  也许以健身为目的的人群,一辈子都不会去触碰极限运动,但大多数人开始理解极少数人的行为,社会宽容度逐次提升。在两次提名两次错失后,2014年陈盆滨终于获得了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非奥运动员奖。这是他极为看重的一个奖项,以至于发表获奖感言滔滔不绝,不得不被主持人超时叫停。

  从此陈盆滨一举步入体育明星行列。他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和团队,他的商业意识在逐渐加强,也更注重自己的公共形象,连发型都留了个时尚的莫西干头。

  不过那种骨子的朴实似乎依然没变,每次电话打过去,听到本报记者的声音,他总是认得出老朋友。问及一些跑步类公益活动涉及的技术性问题,他有问必答,从不透露一丝倦怠和敷衍。

  陈盆滨或许是刻意保持自己的那份淳朴不被丢失, 情商高的人,成功都非偶然。

  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几乎人人会跑,为什么陈盆滨能跑成红人?

  因为他跑过贫穷和挫折,跑过讥笑和偏见,一直跑向自己的既定目标,毫不动摇。这种用梦想改变人生的生活态度,就是中国式的阿甘精神,阿甘跑一路,身后这么多追随者,陈盆滨为什么不能?记者 伊志刚 杨静

【编辑:魏巍】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