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随笔:虽然孙兴民们没能赢球,但这条路还是该走下去

2018年06月19日 05: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孙兴慜在比赛中。
孙兴民在比赛中。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19日电(张一凡) 北京时间6月18日晚,韩国队在世界杯小组赛中一球小负瑞典。虽然没能帮助球队取胜,但当家球星孙兴民在场上明显高大部分球员一等的身体素质以及个人技术,还是让人羡慕不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要收获我们中国足球自己的“孙兴民”,就应该在留洋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俄罗斯世界杯中,韩国的海外军团由孙兴民、寄诚庸两位英超名将领衔,本场比赛萨尔茨堡红牛前锋黄喜灿、意甲维罗纳新秀李升佑也都有登场亮相。虽然没能在与瑞典的对决中拿下胜利,但在面对欧洲准一流球队时,海外军团领衔的韩国队拿出了足够使人尊敬的表现。

  上赛季孙兴民在英超中斩获18个进球和11次助攻,毫无疑问已是目前亚洲足球一哥。与瑞典的这场比赛中,他竟然是场上身价最高的球员。这位热刺边锋的身价达到了3000万欧元,这几乎等于瑞典全队的三分之一。

孙兴慜在比赛中。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田博川 摄
孙兴民在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田博川 摄

  孙兴民本场比赛的表现也十分出色,经历过欧洲联赛的洗礼,他非常适应与世界顶级球员们的比赛,他在上半场完美的发挥出了自己的技术和速度优势。曾经创造出多次有威胁的进攻。尤其是上半场换到右路后曾连续利用个人能力为球队创造机会,但是无奈没能转化成进球。

  孙兴民的崛起之路值得中国足球思考。他最早效力于汉堡青训,得益于韩国足球的外输政策,当时有5名韩国球员在汉堡队的U19梯队,孙兴民最终脱颖而出进入一队。在汉堡他从替补踢到主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登陆勒沃库森、热刺等劲旅,并在热刺成为世界级球星。

孙兴慜在热刺成为世界级球星。
孙兴民在热刺成为世界级球星。

  这种在优秀球员年轻时将其大批送到国外,先进青年梯队,再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迈上高峰,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模式。去海外踢球,并非直接要成为主力,强如孙兴民也不是“一口吃成胖子”。比起眼高手低的盲目自信,脚踏实地稳步提升才是目前这个阶段应该走的路。

  与这位邻居相比,中国球员近年来在留洋方面相形见绌。就刚过去的赛季来说,仅有张玉宁一人效力于五大联赛中德甲的不莱梅,且几乎没有上场参加正式比赛的机会。在不莱梅的整个赛季,张玉宁几乎只能算的上是锋线上的第五甚至第六选择,连进入23人大名单都相当费劲,更别说上场比赛甚至斩获进球。

  曾几何时,中国球员也能够在欧洲联赛中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杨晨在法兰克福单赛季打进8球,作为队内射手王帮助球队顺利保级;孙继海效力曼城多年,成为了蓝月亮的队长和传奇;孙祥、蒿俊闵也曾在沙尔克04和埃因霍温站稳脚跟,并为球队在欧冠比赛中出场;郑智、邵佳一等人更是作为英、德俱乐部的主力。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那一代球员竟是中国足球留洋到目前为止最后的荣光。此后的时间里,张呈栋、张稀哲、张玉宁三人也都有五大联赛加盟史,但他们加起来也只有一场联赛出场记录,还是在球队战绩无欲无求的情况下,这不禁令人唏嘘。我们的优秀年轻球员,难道都不足以被欧洲球队看中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孙继海等球员有着出色的留洋生涯。
孙继海等球员有着出色的留洋生涯。

  或许正是因为青训工作不尽人意,才使得我们足球人才的培养青黄不接,从而导致中国年轻球员中有能力、有资格去留洋的人才慢慢地绝迹。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及的是,随着中超联赛高水平外援的加盟,尤其是进攻线上大牌外援的引入,让中国年轻前锋们在联赛中的机会逐渐减少。

  对大牌外援产生依赖,当然也就慢慢地丧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在球队有这样患有严重依赖症的情况下,年轻球员在本国联赛站稳脚跟都不容易,如何奢谈留洋?目前的U23政策,对年轻球员有了一定的保护。其中也涌现出很多好苗子,如韦世豪、黄紫昌等年轻球员都曾有过亮眼的表现,也在通过联赛不断进步,这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来说,无疑是积极的信号。

  但当发现好的年轻球员之后,如何去继续培养他们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足球的历史中,并非没有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教训,董方卓曾登陆曼联,但最终也是昙花一现,泯然众人。只有通过更多高质量的比赛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更高水平的联赛中崭露头角,才能让他们持续不断的进步。韩国足球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完)

【编辑:卢岩】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