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补人才短板 强竞技实力

2019年01月25日 04:3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补人才短板 强竞技实力(走向冬奥)
  ——中国冰雪扎实备战北京冬奥会(上)

  目前,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入关键期,中国冰雪全项目建队、全项目备战的格局已经形成,各级各类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人员总数约4000人。充分发挥项目协会的作用,与各省区市积极探索共建模式,冬季项目备战也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冬奥备战在选材和选拔两个层面同时发力,国家集训队的训练和管理水平同步提升。未来国内的锦标赛、冠军赛等各类赛事不仅将成为国家集训队日常的“练兵场”,也将成为队伍发现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

  北京时间1月20日,中国钢架雪车队选手闫文港在国际雪车联合会钢架雪车洲际杯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创造了中国选手在洲际杯比赛中的最佳战绩。从北美杯夺冠、欧洲杯捧杯,再到此次洲际杯取得佳绩,中国钢架雪车选手的每一次突破都见证着中国冰雪项目的稳步前行。

  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的一年来,中国冰雪积极备战2022年冬奥会:跨界跨项选材初见成效,“走出去、请进来”措施持续推进,科技力量渗透至训练备战的重要环节,后勤保障团队日益完善……“开门备战”的新思路贯穿始终,为中国冰雪项目发展开辟出新路,赢得了共识。据统计,目前各级各类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人员总数约4000人,相较于“平昌周期”,同比增幅约700%。

  “开门备战”,汇聚各方力量

  中国冰雪项目底子薄、基础差,要实现北京冬奥会“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就要凝聚各方力量。2018年9月,《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出台,为备战工作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根据规划,2018年为中国冬季项目“扩面”的一年,即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为冬奥会备战补上人才的短板。

  在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副领队许猛看来,队伍跨项组自去年成立以来,小队员的进步令人惊喜,更重要的是,项目由此获得的关注也为备战打开了新局面,“随着跨界跨项选材的推进,国内有更多省区市甚至是南方城市参与到冬季项目的备战中,项目选材的渠道更多。”

  “在全国各省区市的支持下,在相关行业、领域人员的支持下,冬季项目‘扩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中国赛艇协会、水上中心、小球中心、社体中心还有很多社会力量都组建了跨项队伍,补充到冬季项目的人才储备中。”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孙远富表示,目前,国内已建立31支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覆盖了北京冬奥会全部109个小项,全项目建队、全项目备战的格局已经形成。

  充分发挥项目协会的作用,与各省区市积极探索共建模式,冬季项目备战也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国花样滑冰协会成立已有一年,其间,协会运用科技助力备战,同时加大了与世界一流教练团队的合作,对花样滑冰队的训练备战进行了重新布局。此外,俱乐部联赛的创办也将队伍选材与俱乐部“嫁接”,助力项目发展。

  孙远富认为,备战北京冬奥会一方面要用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之前的项目基础太薄弱了,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当然,在培养模式、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也要未雨绸缪,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避免因人员规模迅速扩大而导致管理保障滑坡。”

  引入竞争,提升管理水平

  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A队的14名运动员目前正在挪威进行训练。进入冬奥会“北京周期”后,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重组,已经积极投入到新赛季世界杯赛和国际冬季两项联合会系列赛的备战中,为获得下赛季及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争取积分。据介绍,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目前共有A、B、C三支队伍:A队由实力较强的14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平昌冬奥会参赛选手张岩和唐佳琳;B队则由来自八一队、内蒙古队、长春队和辽宁队的50名队员组成,他们成为补充A队的重要后备力量;C队则由黑龙江雪上训练中心和八一队共建。三队之间已经初步建立起人才输送机制,竞技状态好的队员可以升入A队,到国际赛场为中国队争取积分。

  “现在一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通常由多支备战队伍组成,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国家队的多种组建和管理保障模式。”孙远富表示,多元化的组队模式为项目发展引入竞争,有利于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带动人才的培养选拔。目前,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几个项目上,借助社会力量的办训模式成为国家队的有益补充,其选拔和管理方式更灵活,覆盖面更广,也为更多有潜质的选手提供了机会。

  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看来,冬奥备战在选材和选拔两个层面发力的同时,国家集训队的训练和管理水平也应同步提升,“通过‘一头’抓选材和‘一头’抓选拔,要全面带动国家队的思想建设、科学化训练、反兴奋剂和综合服务保障等工作,提升国家队训练和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布局“固点”,做好人才选拔

  目前,中国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约4000人的备战规模是空前的,然而如何将“数量”转化成赛场上的“战斗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实施纲要》中的规划,2019年,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的重点将从扩面转换成“固点”,即优中选优,把具有完成参赛目标潜力的运动员选入国家队,完善保障团队,建立“大国家队”。这一过程中,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机制,打造公平竞争的选拔平台,至关重要。

  孙远富表示,2019年的“固点”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处于对各项目进行“摸底”的阶段。“未来,我们将根据部署、统筹规划,逐步推进,一切从实战出发,做好优中选优的选拔工作。”

  据了解,未来国内的锦标赛、冠军赛等各类赛事不仅将成为国家集训队日常的“练兵场”,也将成为队伍发现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各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也在积极寻找人才、资源的整合对接途径。“固点”将成为人员整编、项目评估以及资源整合的重要过程,也是中国冬季项目备战北京冬奥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为更好地备战北京冬奥会,由李琰担任主教练的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正逐步建立起队伍内部的竞争机制。2018年,国内水平最高、覆盖面最广的短道速滑精英联赛创办,不到一个赛季,赛事在选拔人才、锻炼队伍方面的作用已经显现。“一个成熟的竞争体系,离不开高水准与高参与度兼具的赛事”,李琰认为,精英联赛为队伍提供了很好的练兵平台,同时在规则的制定上也向着备战奥运的方向倾斜,“在比赛中不断磨练,将有助于短道速滑人才的选拔与集体成长。”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支花滑国家集训队的主教练佟健认为,几支花滑集训队应建立起前期充分竞争、后期充分融合的模式,共同推动奥运会备战,促进竞技水平的提升,最终的目标是为北京冬奥会及项目发展输送人才。

季 芳 郑 轶

季 芳 郑 轶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