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首次无缘世界杯 发展环境值得反思(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中国女足首次无缘世界杯 发展环境值得反思(图)
2010年05月30日 2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30日,2010年女足亚洲杯三四名决赛中,中国队遭遇强敌日本,胜者将获得2011年德国世界杯门票,上半场中国姑娘们显得十分紧张,日本队依靠任意球机会将比分改写为1-0,雪上加霜的是徐媛受伤被替换下场。下半场日本队再次利用任意球机会破门,最终中国队0-2不敌日本,获得本届亚洲杯第四名,首次无缘女足世界杯。 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王祖敏)在30日下午于成都进行的女足亚洲杯赛三、四名决赛中,中国队以0:2负于日本队,不仅创造了中国队24年参加12届女足亚洲杯以来的最差战绩,而且自1991年女足世界杯赛举办以来,首次失去了参赛资格。

  如果说中国男足无缘世界杯赛算是球迷们的意料中事,那么中国女足被排除在世界杯赛的大门之外则让人多少有些难以接受。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女足运动的国家之一,国际足联也将首届世界杯赛的举办地选在了广州。1999年的美国世界杯赛,是中国女足的鼎盛时期,中国队与东道主美国队双双杀入决赛,最后在点球大战中惜败,屈居亚军,中国女足也自此赢得了“铿锵玫瑰”的美誉。

  但自从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女足日渐低迷,在随后的两届世界杯赛上均无缘四强。明年的德国世界杯赛,本是中国女足欲以重新立足世界的起点,不曾想未待出师身先“死”,在本届亚洲杯暨德国世界杯亚洲区资格赛中就惨遭淘汰。

  对于中国女足来说,这是一次将载入史册的惨痛经历;但对于不少球迷而言,这却是一次“期待”中的失败——也许只有当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扯掉之后,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总结和反思。

  由于男足的长期低迷,女足成为中国足球“政绩工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女足运动的发展却与其“重要地位”严重不符。在市场化大潮中,最先开始职业化联赛的中国男足成为宠儿,虽然屡战屡败,但却享受着众星拱月、财源广进的待遇。与此同时,屡屡为中国足球创造辉煌的女足却始终在夹缝中生存,国内联赛都因为缺乏经费难以凑成几支像样的球队,国家队的训练和生活环境、球员的待遇、奖金更是与男足形成天壤之别。在中国,女足运动的开展可以套用一句网络语式:“姐踢的不是球,踢的是寂寞。”

  缺乏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使得近几年来中国国内参与女足运动的人急剧下降,也直接导致了国家队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成绩的下滑,中国女足也进入了一段相当长的动荡期。近10年来,仅国家队就更换了近10位主教练,从土帅到洋帅,从少帅到老帅,中国女足也在走马灯似的换帅过程中风雨飘摇,昔日威震世界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也在人心涣散中一点点崩溃。这个过程中折射出的足协管理层与球队之间、教练组与队员之间的矛盾,更是发人深省。

  在中国女足的鼎盛时期,其流畅的配合、细腻的技术和快速、灵活的特点,都为世界所称道。但在世界女足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10年里,中国女足却每况愈下。由于追求“政绩工程”和眼前利益,中国女足越来越急功近利,不是揠苗助长,就是东施效颦,不仅无法与国际接轨,反而丢掉了球队过去赖以立足的风格和特点,从昔日的世界一流,沦为如今的亚洲二流、甚至三流。

  中国女足以往的辉煌证明,中国女足运动的发展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由老帅商瑞华领军的“商家军”“重伤”之际,该闭门思过的应该不仅仅只有教练和球员。(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