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葡萄酒的三重性:个性 包容性 分享性

2013年10月22日 15:19 来源:逸香网  参与互动(0)

  音乐有三重奏、韩寒有三重门、程咬金有三板斧、而葡萄酒有三重性。

  葡萄酒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就因为她,罗曼尼康帝可以来成都和武汉,杰西丝罗宾森、米歇尔贝丹也可以来宁夏。这好比三十多年前的兵乓球,如今,一粒葡萄珠更有资格承担了“小球”转动“大球”的使命。因为葡萄酒,种植酿酒者勾勒出风土,消费者寻觅到个性,侍酒师寻找到匹配,媒体人找到评论的载体——似乎所有人都可以在这样一瓶红色液体的酒精饮料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满世界皆大欢喜不是吗?试想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能比葡萄酒这般更有魅力的吗?由此我们发现生活因此而色彩浓重而充满疯狂?这种感觉就像红学家研究大观园一样:一部小说会引发大观园的物业公司是谁?黛玉葬花的时间和顺序以及搭配的歌曲是否符合生物动力法等等。

  比如今天我也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去想一些挨砸的问题,如:某人为什么叫葡萄酒小皮,而非葡萄酒小核或者葡萄酒小藤呢?(坐等拍砖)

  半晌思考,最后发现答案在酿造学的书里:葡萄皮富含色素、单宁,而且葡萄皮上带有当地风土的天然酵母,而天然酵母往往决定着葡萄酒的细致口味。很多人都喜欢黑比诺这种优雅的品种,而黑比诺最大的特点就是皮薄,天然的酵母会更加影响果实的口感。以勃艮第为例,同样的葡萄,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小气候,酵母菌的作用对这种先天薄皮的葡萄品种影响极大,这也就造就了在勃艮第小地块,葡萄酒口味千差万别的前提——这就是葡萄皮的

  决定作用。或者再夸张一点说,葡萄皮造就了葡萄酒个性。

  这下,我恍然大悟徐伟同学的达芬奇密码是:

  葡萄酒小皮=葡萄酒个性,品个性的酒亦如要做有个性的人。

  ——原来葡萄酒这行当本就是一脉相承,找来找去,其实,道理早就存在。

  1.葡萄酒性格第一弹:个性!

  是的,这个“数字时代+快餐时代=趋同化时代”的年景,个性是如此难能可贵,我们对个体个性的崇拜赋予了一瓶酒更多的希冀便变得顺理成章,而个性则包括他的优点,也包括缺点,既然优缺都存在一个瓶子里,这就需要包容。

  2.葡萄酒性格第二弹:包容性!

  包容性——一个很和谐的词汇,让优点和缺点拉拉手,酸了、甜了、肥了、短了、长了、对于不同人来说,都有可能是优点,也有可能是缺点,优点和缺点互为包容,世界上没有一瓶酒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拉菲怎么样?没缺点吗?姑且不论他的口感,太少了、太贵了,太土肥了便是它的显著缺点,然而你也会说这是优点,不错,角度不一样,优点缺点可以相互转换。记得侍酒师课程中老师曾对我们说:找到合理的搭配,把葡萄酒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把葡萄酒本身的优点强化成特点,我们的工作就合格了!

  成功推销,是的!由此牵扯出葡萄酒第三个性格:

  3.葡萄酒性格第三弹:分享性!

  试想,一瓶十万元的罗曼尼康帝没有一个傻瓜会用:我一个人喝是十万,四个人喝是两万五这种算法去二百五+PM2.5似地公式喝下这款酒;就像你不能把劳斯莱斯拆解,一个轱辘多少钱,一个靠垫多少钱一样的道理,你只有坐到完整的车里才是有价值的。同理,一个人喝罗曼尼康帝非但喝不回十万反而或许一钱不值,四个人喝非但不是每个人两万五,反而是会喝出每人十万甚至每人一百万的撬动作用,这就是葡萄酒的分享性,神奇吗?

  个性,包容性,分享性,葡萄酒演绎的三重性格,你感受到了吗?

【编辑:刘虹利】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