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提醒:警惕“杜撰”的“进口”葡萄酒

2014年09月22日 14: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专家提醒:警惕“杜撰”的“进口”葡萄酒

  9月14日出版的德国《商报》刊登《中国是葡萄酒造假者的天堂》,报道称:“广东一家酒店每年销售4万瓶拉菲酒。但事实是,该酒庄每年销售到中国的总共才5万瓶左右。专家估计,中国市场上约有30万瓶假拉菲酒。也就是说,10瓶拉菲酒中,就有超过8瓶是假的。”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假酒的类型可谓形形色色,造假的手法堪称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类不同于各种“拉菲”的新型假酒,来自于“杜撰的酒庄”。比如有一款红酒的酒庄名称为“Chateau de Chenonceau”,但Chateau de Chenonceau其实是建于16世纪的法国王室行宫,也即位于卢瓦尔河谷的舍农索城堡,并不是生产葡萄酒的酒庄,而这款红酒却大胆地把舍农索城堡图案印在酒标上,并且煞有介事地标注有年份“2006”,而酒标上多此一举的英文“Cabernet Sauvignon of France”(法国赤霞珠)进一步露出马脚——法国葡萄酒的酒标不太可能出现英文,而且除了阿尔萨斯,法国其它产区的酒标一般不会标注葡萄品种名称。对于这种现象,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广东省侍酒师品酒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泳认为:“商人谋利原本无可厚非,前提是尊重原产地文化和本国消费者,无知地画蛇添足,无非图的是以次充好、低价高卖罢了。更有甚者,变本加厉地冠上一个子虚乌有的欧洲城堡或酒庄名号,开展所谓的品牌营销。在统一的‘品牌光环’下,VDT、VDP、AOC等各个等级应有尽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令人膛目结舌。”

  “Chateau de Chenonceau”之类的“进口”葡萄酒现身中国市场,“源于臆想中的‘贵族范’与‘欧洲派’”,陈泳说,消费者的崇洋媚外心理也为其提供了土壤。作为国家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及葡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葡萄酒品酒师,陈泳指出:“杜撰中的‘全能型酒庄’在原产地不复存在,能够奇迹般地出现在中国,意在误导市场,愚弄世人的智慧。”文/庄晨

【编辑:刘虹利】

>葡萄酒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