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曝网络音乐下载将收费 袁惟仁:10元一首可接受

2013年03月27日 10:11 来源:武汉晨报 参与互动(0)

日前,高晓松在音乐风云榜的发布会上爆料称,从今年7月1日起,国人通过网络下载音乐服务将开始收费。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袁惟仁一句“10块以内我都可以接受”更是激起千层浪。

  记者多次尝试望联系到高晓松本人,至今无果。高晓松放出此番言论,便再无后文,剩下的是一票圈中好友和媒体的揣测和琢磨。然而,尽管多数从业人士觉得这一天早该来临,但从各方观点来看,形势并不乐观,从培养习惯到规范执行,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收费的核心是对产权的保护

  如今一些音乐网站或论坛,以虚拟货币交易模式变相收取少量费用,这难道不是网络音乐下载收费的一种吗?楚天音乐广播DJ大花告诉记者,无论是上述情况,还是专业人士通过互联网购买数字音乐,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音乐下载收费。大花认为,国内要想真正实现网络音乐下载收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真正的网络音乐下载收费,收取的是音乐内容制作流水线上的众多参与者的劳动所得。而一首歌曲成形过程中涉及的参与人员之多,如词曲创作者、编曲人、制作人、发行方、艺人经纪、唱片公司等等,哪些在付费范围内,目前都没有明确的指示。让听众掏腰包就得掏个明白,费用一旦付出,是否终将为创作者赢得保护和尊重,一切都还未知。

  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更应该第一时间跟进,网络音乐下载收费,收来的费用如何流向和监管,俨然是收费成为现实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听众习惯养成难改变

  曾在版权音乐机构工作的曾小姐表示,网络音乐下载结束免费时代的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至今仍未能有效开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开种种技术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常年免费听歌已经成为习惯,网络免费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定式思维,一时间想要改变并非易事。“这是个美好的愿望,现在大家根本没有付费音乐的观念,大家也不会去改变,人们认为听歌就不应该花钱。唱片公司无奈只能顺应潮流,让歌手换一种盈利的形式,例如靠商演。”

  唱片就此回暖情势不明朗

  有人乐观估计,网络音乐一旦付费,这对萎靡了许久的唱片业来说,绝对是一剂强心针。其实不然。宋柯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你看电影《泰囧》,满打满算也只有3000万的观影人次,只占中国人口的4%,但这不会影响电影的传播。我们不期望每个人都来消费音乐,你大可以选择在家看免费的《我是歌手》节目,但只要有金字塔尖的一部分人愿意买单就足够了。”

  免费的网络音乐资源,使得音乐受众群扩大,而这部分扩大的人群恰好是金字塔的底座。对于塔尖上的音乐爱好者来说,网络对于他们获取音乐方式的影响几乎为零。大花说,“如果是我,以及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当然这不代表大多数人,好的东西是不会仅仅存在于数字这个层面的,至少是CD,最后一定都会归结于黑胶唱片。就好比出租车调价,影响的一定不是必须坐出租车出行的人群,而是搭伙坐车,保证一人三块钱起步价,外出的买菜的人群。”

  砰砰娱乐圈

  搞不好

  步上唱片的后尘

  近日,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袁惟仁在自己新书的揭幕首发式现场,谈到了最近热议的“网络歌曲付费下载制度”,他表示网络音乐付费下载是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很重要的一件事,并说在网上听歌“10块以内我都可以接受”。此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10块钱下载一首歌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现如今一张正版流行乐唱片的价格在30元到70元不等,一张专辑大概包括10首歌,平均下来一首歌约3到7元。对于袁惟仁所称的“10元下载一首歌在接受范围内,超过10元才会考虑是否值得”。网友纷纷表示“10块一张专辑已经够贵的了,一首歌这个价钱,那还不如买唱片划得来”。但无论是一首歌10块钱,或是一首歌3到7块钱,和网友们一张专辑10块钱也贵的内心价位相比都相去甚远。

  和免费海量的网络音乐资源相比,实体唱片显得毫无竞争力。即使拥有高质量的音质,和存放的纪念价值,依然勾不起人们购买和拥有的兴趣。其实,无论网络下载还是实体唱片,人们始终关心的并非音乐载体,而是是否免费。以此推断得出结论,让人不禁心头寒意油然而生,网络音乐下载收费问题若没有想清楚,怎么收,收多少两大问题,莽撞实施,只怕没能来得及保护创作人的正当权益和创作积极性,却跑偏步入唱片行业不招人待见的老路,终被打入冷宫。

  高晓松曾在个人的网络节目《晓说》中说道,音乐工作者在我国地位之低下由来已久。音乐工作者的价值何以体现,音乐的价值又何以体现,这是需要几代人更替思索和解决的问题。(记者梅冬妮)

【编辑:刘欢】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