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上海电影节:大牌导演行程精确到秒

2013年06月20日 16:2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时针,已经指向午夜,威海路广电大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从5月初至今,紧张、忙碌、兴奋就成了这里的关键词。和往年一样,超过1000名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学生,以及文广集团团委组织的在职人员作为志愿者从这里走进电影节,他们承担了电影节评奖、翻译,和电影市场、电影论坛、手机电影节的组织等工作。

  接导演精确到“秒”

  有人认为,在电影节里做接待的志愿者是最开心的一群人,他们不仅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明星,还能和偶像近距离接触。但电影节接待组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这工作远远没有这样简单。“我们一般是电影节开幕前半年就开始和导演、明星们开始接触,讨论他们来参加电影节的可能性。从发出邀请到确认参加,往来的电子邮件要发上几百封,有时一天就是几十封邮件,就和发手机短信一样频繁。”负责接待的志愿者们不仅要在明星们到来之前确定好他们入住上海后几天的行程安排,还必须专门调配人手去负责“地接”工作,尽力让明星们出行顺利,生活满意。

  今年的上影节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就是一位挺“难搞”的大牌,据透露,霍伯是一位对自己和他人要求十分严格的导演,他不仅要求知道每一场采访的时间、地点、人数、问题,把每一天的行程安排精确到“秒”,甚至连转换场地的间距都有严格规定,“走路不能超过3分钟”。“你知道电影节期间的活动存在很大的变数,要全面掌握一天的安排,真的太难了。”陈先生说,“不过好在我们志愿者碰到的临时情况每次都‘化险为夷’,最为难得的是我们的车队调配人员,几乎从不出错。”

  发邮件发到“手软”

  电影节办公室运营部负责人鞠里,本身就是电影节志愿者出身。他告诉记者,每年1月左右,上影节志愿者的动员招募就开始了,每一年都有一批新鲜面孔进驻电影节组委会,工作可谓千头万绪。最早前来报道的是电影节注册中心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是给国内外各大电影制片商发邀请函,“这个工作其实很单调,每天都要发100多封邀请函,就这样持续大半个月,发信发到手都软了。”发完邀请函之后,4月会迎来回复高峰期,志愿者需要马上打电话和对方确认。“虽然之前也会打好腹稿,但第一次拿起电话的那一刻紧张还是避免不了的。”鞠里说,虽然志愿者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但每天还得应付不少突发事件。比如有时因为国际时差问题,一个确认电话需要等到晚上12点才能打,打完才可以下班,否则就是失职。

  注册中心的工作单调繁琐,考验的是志愿者的耐心和细致,来宾的行程信息、参加的活动,甚至外宾的签证都是他们的服务内容。有时为了签证上的一个盖章,志愿者1天内要在影城、电视台和外事办之间折返好几次。

  查信息查到“眼花”

  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各个国家的影片参赛,今年参赛影片又一次刷新了历史纪录,这也意味着,负责信息核审分类的志愿者需要收集的信息更庞大,工作量也更多。志愿者之一杨小姐告诉记者,看似只是普通的信息分类,实际上工作量庞大,“首先要查找影片各方面信息,比如中英文片名、片场、导演演员等,之后将各个影片归类,并将影片编号信息录入系统。”此外,他们还要负责查找影片之前的得奖情况,来区分参展和参赛影片,同时筛选影片格式。

  除了信息核审之外,评奖助理还要负责和制片方联络沟通。“最先会用邮件沟通,但也有临近评奖阶段还没得到回复的,就只能一个个电话联络了。”除了会遇到时差问题之外,志愿者有时和对方沟通时还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例如在和印度制片方沟通时,就因为发音问题产生了很多有趣的误会,让整个联系过程变得像一部喜剧。“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发现有些老外用google在线翻译和我们聊。”虽然沟通过程中会有困难和麻烦,但其中的快乐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当一个问题能通过我们努力来解决时,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