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部144分钟的预告片

2013年09月02日 10:1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可以把好莱坞3D大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当做美国版的《小时代》。这部华丽而空洞的电影看上去就像一部长达144分钟的预告片,让人怀疑导演巴兹·鲁曼究竟有没有读完原著,还是仅仅扫了一眼原著的大纲?
  1925年,菲兹杰拉德的传世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出版发行,当年只卖出了大约2万册。直到作者去世多年之后,这本书的命运才发生了大逆转,仅仅是平装版每年销量就达到50万册。
  这种身前凄凉身后荣宠的命运,源自小说本身的启示录意味。作者将故事设定在1922年,那时的美国,少年不识愁滋味,空气里充满蓬勃与放纵的气息;而这部小说却像一则警世预言,把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戳得片甲不留,告诉沉浸在笑语欢歌里的美国人:那个你们以为是天堂的地方,其实是地狱。可惜彼时的人们不相信这样的预言。
  如今,在巴兹·鲁曼的镜头里,启示录变成了浮世绘,失去了原著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出于一种我们无法知晓的原因,导演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延后到了1929年;考虑到那时经济衰退已经席卷美国,如此一来所谓的预言也就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菲兹杰拉德本人有一段与盖茨比颇为相似的人生经历,因此他洞悉上流社会的一切秘密。在他眼里,那些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真的是诱人的,因而也是危险的。他笔下的每一个浮华场景都有深意,就拿布坎南与情妇在公寓里举行的那场派对来说,美国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称之为“一场粗鄙的狂欢”,在矫揉造作和喧闹嘈杂背后,是社会礼仪规范的轰然崩塌。
  而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导演有任何用心之处——尽管影片耗资过亿美元。3D技术并没有增加画面的吸引力,无论是一掷千金的狂欢,还是盖茨比和布坎南的豪宅,以及那些华美服饰,没有一样看上去是真正迷人的,有的只是令人头晕眼花的乱糟糟一片,而导演对此似乎毫无知觉。
  电影结尾处,盖茨比的身后凄凉,被简化成了单薄一页潦草翻过,只是象征性地将小说中那句最为著名的结语一字不差地打在银幕上。如此华而不实又虚张声势,这本是菲兹杰拉德化笔为矛奋力一掷的方向,却成为整部电影的姿态,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本报首席记者邵岭)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