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轻电影”:难有伟大的作品出世

2013年10月28日 10: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轻电影”这个新名词被2013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设为主题,给人感觉就像是一位私塾老学究在卖萌轻唤“童鞋”,看来,中国电影的氛围已经变了,变得更为年轻化、更为轻松,但是,这个趋势不能发展为“轻飘飘”,中国电影在轻轻地走近观众的前提下,也要懂得警醒,给自己加上厚重的砝码,否则便会沦为“轻浮子弟”,难以挥洒电影艺术之高格。

  今年以来,中国电影终于与中国观众建立了某种“灵犀”,《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影片接上了现实的地气,受到观众拥戴,这些影片题材偏于轻松,而且因为主创都是新生代,使用的电影语汇也自有一种新鲜的活力与魅力,慰藉了生存重压之下的中国年轻人的心灵。用“轻电影”来标注这些作品特质和其走红现象,可谓是异常贴切。

  虽然此次电影年会将“轻电影”奉为主宾,但需要清醒认知的是,它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让人看到了中国电影界正在发生什么,但是,“轻电影”并不能统领中国电影的走势,因为“轻”必须维系在“有所重”的基础上,否则,一味地呈现轻松题材,回避宏大叙事,尽管票房上可以热闹一番,但中国电影也会变得“趋利”,难有伟大的作品出世。以好莱坞电影为例,他们有轻松的电影娱乐商品如《蜘蛛侠》、《钢铁侠》、《变形金刚》,但是也有《林肯》、《刺杀本·拉登》、《拆弹部队》这类反思历史、反思战争的深刻题材。相比之下,今年中国电影虽然依靠“轻”字要诀,在票房回合上战胜了好莱坞,但是,却没有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深植于人心的作品,太多的“一笑而过”的电影反而会在未来刺伤中国电影。“轻”和“重”是中国电影的一体,“轻”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让人看到奇幻绚烂;但是在水面之下的百分之九十,才代表着中国电影应该彰显的价值观、使命和目标。轻与重的某种平衡,才会使得中国电影既有观众缘,又不致迷失;既吸引人眼球,又具备思想含量和艺术水平。文/本报记者 肖扬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