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汪峰难上头条”背后体现媒体的变革

2013年11月15日 10:16 来源:东南快报 参与互动(0)

  因为有了个体评论的参与,原本的新闻附着上了情绪,从浩瀚的汪洋中脱颖而出,传播度甚至超越了原本的新闻本身。

  “头条”在大部分受众的概念里多是指重要的新闻,而什么是重要的就有点复杂了,这因人而异。在人与信息的关系中,时间和空间是两个重要的维度,在新闻学中称为时效性和地域性,这与重要程度高度相关。

  所以,传统媒体在判断头条新闻时,基于的是普遍性原则,认为在这两个维度上影响的人越多越是重要。在这个大规则之下再根据新闻的领域不同制定出其他的细则。在和市场无限贴近的娱乐圈,确定什么是“头条”的规则有些奇葩,比如悄悄离婚的明星比早就关系破裂的明星离婚更容易上头条。

  其实这又和另外一个概念相关,那就是公共话题效应。什么样的话题算是公共话题,以什么标准来进行判定?是靠人为的经验还是透明的数据?在传统媒体时代,判定这一切的,完全只取决于一个角色——编辑。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版面资源是有限的,编辑需要在每日发生的众多事件中,通过编辑部制定的评判规则和流程,来进行头条新闻的遴选,然后再通过排版的手段,将编辑部认为最重要的新闻放到版面上最重要的位置,这就成了“头条”。

  不可否认,优秀的编辑团队就像是做奢侈品的大师,品味非凡。可话又说回来,凭什么让他们来代表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呢?就因为他们搞的是这一行吗?就因为他们那些模糊的、无法数据化的经验吗?

  到了互联网时代,网友发表评论的成本为零,不再像从前那样发表看法还需要给编辑部写信。同时,微博的出现,更是让网友的参与度前所未有的加大,互动交流性增强,对任何一则新闻都可以评头论足,挖掘出不一样的价值。因为有了个体评论的参与,原本的新闻附着上了情绪,从浩瀚的汪洋中脱颖而出,传播度甚至超越了原本的新闻本身,就像汪峰的这件事一样,“上不了头条居然成了头条”。网友的参与介入进了内容的生产和传播环节。

  某门户网站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并且也一直在媒体领域建立起差异化的形象——有态度。有态度的媒体通常会让受众有亲近感。在传统的单向媒体时代,与受众互动,倾听受众意见的成本非常高,高到每年只能与读者开一次茶话会。而现在只要有心,随时都能查看到受众的反馈。

  互联网媒体是怎样确定头条新闻的呢?一定程度上,这些网媒会参考网友们的意见,通过查看网友评论的数量来适时调整头条新闻,不过,这些媒体依旧没有逃脱人工编辑的方式,靠的还是手工劳作。

  互联网媒体发展了十七年,至今还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不是玩笑,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信息的价值取决于个人,比如,一条关于新车参数的信息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车迷就会仔细查看,不漏掉任何细节,而不会开车的人会认为这条信息完全是垃圾。要做到对个人的精准化个性信息推送,则需要掌握大数据挖掘、推荐引擎等前沿技术。

  “头条”的演变,印证着我们正经历着的、静悄悄的媒体变革。(张一鸣)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