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科幻电影发展:就是一部人类思想史(图)

2013年12月23日 17:30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1977年《星球大战》对微缩模型拍摄、幕布技巧、特效化妆等技术进行了历史性的创新。

  《第五元素》是一个将人类和外星种族糅合到一起的故事,在这个体系中人类和外星人有共同的敌人。

  我们无法想象科幻电影会把电影特效带到何种地步,《地心引力》这样的作品绝不是终点。

  一百多年前,人类在《月球旅行记》中以一种怪诞的方式登上了月球。

  在《黑客帝国》中人类需要战胜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对手

  《阿凡达》

  《机械公敌》的机器人今天已见雏形。

  早在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中就出现了“平板电脑”,甚至名字都和现在的差不多。

  《终结者》

  《阿波罗十三号》反映的是1970年代美国第三次载人登月计划的失败事件。

  2013年岁末,好莱坞科幻片《地心引力》全球公映,引发了如潮好评,甚至有人认为该片无论在观赏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可以与《2001:太空漫游》比肩。且不论这个评断是否准确,科幻片影响力之巨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时候已经远远超越了电影本身,与人类社会历史、科技文明、思想生活紧密关联。科幻电影用惊世骇俗的视觉奇观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这门艺术的特殊性除了它可以完美兼容其他艺术之外,还在于从它诞生之初就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持,反过来它又不断地刺激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幻电影在这方面一直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科幻电影发展到哪里,整个电影艺术的技术峰值就升跃到哪里。

  科幻让电影更好看

  电影是表达人类狂热想象力的有力工具,所以在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技术之后不久的1902年,乔治·梅里爱就拍摄了一部疯狂的电影———《月球旅行记》。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所谓的科幻片太蹩脚了,无论是意识还是技术都幼稚得令人崩溃。但是在100多年前的人类眼中,堪称奇观。当时梅里爱所用的“特效”在今天不过都是电影摄制的基本技巧,但它却开创了科幻电影“鬼斧神工”的历史。从此,在科幻电影的引领之下,电影影像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奇幻纷呈。

  定格动画在电影技术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科幻电影的拍摄成为这一技术由幼稚到成熟的主要推力之一。1925年最早的一部关于恐龙的科幻片《失落的世界》里,定格动画的出色表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1933年的《金刚》则使这项技术臻于完善,成为电影特效史上一个里程碑,如果没有这些早期的试验我们或许看不到《黑客帝国》中360度旋转踢腿的精彩场景。1960年代末期,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电影特效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参与拍摄本片的很多工作人员日后都成为了好莱坞的技术中坚。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影片对微缩模型拍摄、幕布技巧、特效化妆等技术进行了历史性的创新,并且第一次运用了运动控制摄影机系统,这些技术革新影响了以后几十年的电影特效制作,可以说当代电影的特效从《星球大战》开始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詹姆斯·卡梅隆深受《星球大战》的影响,并且是把电影特效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的人。在他的《深渊》和《终结者2》中电脑数码技术得到了惊喜的突破,从此电影特效变得更加高效和无所不能,《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魔戒》、《阿凡达》等等恢弘巨制才变得成为了可能。在这期间影响捕捉技术、3D技术、“子弹时间”技术都基于电脑支持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幻电影成为了电影特效的试验田,在这块试验田里无数的电影工作者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我们无法想象科幻电影会把电影特效带到何种地步,但可以预期的是如《地心引力》这样的作品绝不是终点。

  今天的科幻明天的现实

  一百多年前,人类在《月球旅行记》中以一种怪诞的方式登上了月球,这种带有魔幻色彩的古拙表演,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外太空认知的肤浅和草率,但它却强烈地表达了人类内心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好奇,而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正是得益于这种欲望的不断驱使。所谓科幻就是对于未知世界的带有事实支持和技术帮助的大胆想象,今天的科幻就是明天的现实,科幻电影似乎一直在为人类前进的方向进行着具象化的预演。

  早在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中就出现了“平板电脑”,甚至名字都和现在的差不多,它叫“NewsPad”,片中出现的太空旅行的景象则可用“科学”、“准确”、“生动”甚至“伟大”来形容,而其中的月球场景几乎和一年之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一模一样,科幻电影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可见一斑;1997年科幻片《变种异煞》展示了基因识别技术,而现在基因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亲子鉴定,案件侦查,还有考古研究,不久前曹操族裔的鉴定就运用到了基因识别技术;我们在《第五元素》、《银翼杀手》等等大量的科幻片中看到在空中飞速穿梭的汽车,已经开始成为了现实,美国一家公司已经完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空中汽车的试飞;今天我们在苹果手机上使用的多点触屏技术来进行电子杂志报纸的阅读,早在2002年的《少数派报告》中已经进行了先期预告;《机械公敌》、《终结者》等影片中所想象的仿生机器人在今天已见雏形;甚至众多影片热衷讨论的克隆人也变得越来越无限接近现实,我们只需要担心是,是不是会真的发生“克隆人的进攻”。

  科幻片太激动人心了!我们有时甚至无法判定究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科幻电影的创作还是科幻电影的大胆想象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其中《阿波罗十三号》是一部相当特殊的科幻电影,本片反映的是1970美国第三次载人登月计划的失败事件,火箭发射后两天,“奥德赛”号服务舱的氧气罐爆炸,不得不放弃登月。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了低温少电无水等困难,成功返回了地球。这次事件被称为人类航天史上“最成功的失败”!《阿波罗十三号》堪称是一部写实性很强的科幻纪录片,它深入浅出生动易懂,能让很多人了解到人类征服未来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其中令人钦佩的勇气和智慧。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是关于未来的带有科幻性质的哲学思考,那么《阿波罗十三号》则是基于真实科学探索的而写就的备忘录,在片中科幻和现实表现得如此之近如此之真。它告诉我们“失败”是科技探索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征服宇宙的基础。最近上映的《地心引力》既有《2001:太空漫游》方面的一些思考,同时也试图展示“科学失败”乃是人类探索宇宙进程中的必备要件,它也是“现实”的另外一种形态。

  在今天,科学现实与科学幻想越来越多地交织到了一起,有时所谓的“科幻”往往就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二者之间的过度时间越来越短,如同《盗梦空间》一样,幻境和现实已经让我们难以分辨。

  科幻电影写就人类历史

  纵观科幻电影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思想史。早期的科幻电影仅仅是停留在对未知世界的表面幻想,它们像童话一样充满了想象力的同时又显得稚嫩和蒙昧,它既有某些现实的依据又显得夸张和冒失。然而从《大都会》开始,科幻电影逐渐跳出了人类和未知世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站到了更高的角度去思考人类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今天的科幻片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科学幻想,它还包含哲学、美学、社会学、甚至宗教学等等广泛的元素,这让科幻片所能探讨的内容可以变得具有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这方面《2001:太空漫游》依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它之所以杰出,不仅仅在于它极具前瞻性的影像效果,还在于库布里克通过本片探讨了严肃的哲学命题,它试图解答人类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人类和科技关系的重新定位,人类在宇宙间的地位等等深邃的问题。自《2001:太空漫游》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猎奇探险,变得富于思辨精神。

  科幻片在面对未来时,大体上会有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未来是可以掌控的,即乌托邦式的幻想。这类影片是把人类自己的历史乃至神话故事以及由此形成的认知方式,通过异化变形嫁接到未来,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星球大战》、《星际旅行》系列。各个星球人种和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实际是地球政治的翻版,其中的联盟媾和与战争冲突亦是人类历史的常见形态,父子情仇,男欢女爱这些人伦大戏也不过是由人间舞台搬到了更具想象力的宇宙之中。有人将这类科幻电影定义为“太空歌剧”,不无道理。但无论如何,影片所创造的杰出视觉效果使得这种脱胎于人间的舞台剧变得更激动人心,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第五元素》是一个将人类和外星种族糅合到一起的故事,在这个体系中人类和外星人有共同的敌人,即我们现实世界中常见的阴谋家和恐怖分子。而《星河战队》则是属于另外一个代表,在电影中人类已经开始殖民于外太空星球,但是遇到了来自外星虫族的挑战,当然邪恶凶残极具破坏力的外星虫族最终败在了人类手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否像极了人类早期的殖民战争史?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也是讲述人类殖民外星的故事,只不过人类不完全代表正义的一方,而是被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去思考,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反思精神。

  “怪力乱神”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最无奈的注脚,但在《星球大战》等影片所倡导的“太空歌剧”娱乐精神的影响下,电影人有时也拿“怪力乱神”开涮,例如《黑衣人》、《进化》等影片几乎就成了对于外星物种的恶搞片,而充满想象力和无厘头的科幻喜剧片也得到了大批观众的追捧。我们可以把这类科幻片视之为“神经科幻片”,以科幻的名义进行娱乐是这类影片的一大特征,它实则是人类社会思想多元化表达的一种反映。

  另外一种代表是反乌托邦式的,即未来不是那么的美好,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无法完全掌控未来。科学技术的负面性在人类的聪明才智和贪婪天性的合力下毁灭了人类自身,这类电影带有强烈的悲天悯人的绝望感和自强不息的宿命感。《黑客帝国》、《终结者》、《银翼杀手》显然是代表。在这些影片中,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拥有了自我意识的程度,它们甚至强大到可以控制和奴役人类。《黑客帝国》和《终结者》都是描述在机器控制世界的前提下,仅存的人类反抗机器的斗争故事。工业技术的冷酷性和破坏性再一次强调了科幻作品诞生之初就想表达的一种隐忧———即人能否最终管控科技的负面作用。《黑客帝国》对于人机关系的思考是悲观的,充满了某种宿命感,即使最后作为人的一方取得了胜利也不能让人如释重负。而《终结者2》中T-800机器人最终和人产生感情,则是表达了人机关系尚可以调整和改善的思想。《银翼杀手》则是通过机器(遗传工程复制人)产生人性戏剧性地衬托出人类人性的丧失,充满反讽意味,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深刻鞭挞。有关的电影还有《机械公敌》、《人工智能》、《机器人管家》等等,都是通过不同角度来展现人机博弈,通过两者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来表现人类自身的两面性,对于未来人机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歌剧式科幻”和“反乌托邦科幻”两种科幻片元素也会被组合运用,在以怪物和自然灾难为主题的科幻片中可视之为这方面的代表。在这个领域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异形》了。“异形”这个形象可谓是人类对未知生命想象和恐惧的“集大成者”,这个集合了生物学、遗传学、工业机械主义形态等元素的怪物几乎满足了人类对于未知生命的一切幻想。“异形”充分地表达了我们对于未知生命的恐惧,这种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无知”。而人类的“怪物情节”又由来已久,甚至可以把地球上已知的物种创造成自己的“怪物敌人”,《哥斯拉》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实际上类似于《哥斯拉》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对于人类肆意破坏环境滥用科技的声讨和反思。

  如果说前文述及的科幻片的恐惧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少,那么科幻灾难片恰恰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多而产生的恐惧表达。如关于地质灾难的《火山爆发》、《日本沉没》,关于气象灾难的最著名的《后天》,以及关于天文灾难的《天地大冲撞》、《世界末日》、《2012》等。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越丰富,对于自然世界所可能发生的灾难就越认同越担忧。而世界各地现实频发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似乎也在佐证着电影人的这种担忧。我们的地球将会怎样?人类将往何处去?这已经不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人的思想发展到哪里,科幻影片的指针就指向哪里,以影像表达忧思,让幻想警戒世界,用瑰丽描摹未来,科幻电影就是幻化的变形的人类历史。

  以科幻的名义审视人性

  人类智商远高于其他物种,但与生俱来的排他性和占有欲却和其他物种一样,这种天性从人类和其他物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时就已经确定了,所以人类越强大对于自然界的伤害就越大。但好在人类会思考能自省,于是人类内心的自我博弈也成为了科幻片越来越喜欢表达的一个方面。

  在《黑客帝国》等影片中人类需要战胜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对手,而《第九区》、《猩球崛起》和《月球》这三部科幻电影分别表现的是人类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的关系,他们分别是外星人、类人猿和克隆人。在这几部影片中,人类的对手更直接地表现为自己的内心,它涉及道德伦理甚至宿命方面的探讨。《第九区》算是科幻片中的一个异类,它表面上反映的是人类和外星人的矛盾,实际上却是对人心人性的拷问。片中的外星人仅仅是一个引发问题的银幕形象,真正要表现的却是人与人的关系。整个故事谴责种族主义,但又超越了对这一问题的批判,它告诉我们一切丑恶和不公的根源其实是人的内心。《猩球崛起》所表达的题旨也是较为丰富的,除了“科学灾难”这个常见的科幻主题之外,还试图反思人和动物的关系,进而影射人类社会自身的政治问题。而《月球》讲述的则是主体的“我”和诸多克隆的“我”的之间难以厘清的关系,影片的倾向性和《银翼杀手》有些类似,都是从克隆人的角度来讽刺人类本身的缺陷,但同时又对发源于人类本身的优秀基因比如同情博爱和自我牺牲精神,加以颂扬。从以上三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科幻电影把人类社会本身存在的诸多矛盾放置在带有幻想性质的未来世界中,进行异化性的表现。对于人性,或者深度诠释,或者赞美歌颂,或者批判鞭挞,无不表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这类科幻片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幻片,它们要表现的主题可以等同于任何一部具有批判精神的普通剧情片,我们所有关于社会、家庭以及伦理道德法律的思考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出发点和归宿感。

  百年科幻电影史可谓是一部上天入地变化万千的人类思想狂想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已经无法形容人类思想的边界,宇宙界的一切自然规律根本无法阻止人类幻想的激情。在今天,说科幻电影代表着影像奇观和思想革命一点也不为过。然而这其中令人稍感遗憾的是,中国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世界级的水平,但却从来没有拍摄出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科幻片。在中国的电影界里甚至连飞向太空的探索理想都没有,中国电影人的科幻意识薄弱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航天器可以飞向月球,但我们的电影人的目光却还在地球,该是抬头远望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失去的可不仅仅是电影。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紫星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