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郭涛:不排除会上“爸爸2” 或送石头去国际学校

2014年01月10日 10:3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在《爸爸去哪儿》中下水捞鱼。在采访中郭涛表示,自己并没有“表演”,“我还有什么可保留的呢?”

  上周末,郭涛带着发烧中的石头拍节目、接受群访。这组图片引发了一些网友的批评。

  去年秋天,携儿子郭子睿(石头)参加《爸爸去哪儿》的郭涛再度成为“红人”。在节目中,因为对孩子相对强势、常用命令式口吻树立权威,郭涛明显有别于其他四位父亲。对于他的教育方式,观众有弹有赞,有人认为他太过严厉,也有人觉得,这才是秉承中国传统的好父亲。

  郭涛很注重观众的批评声。在去年11月22日播出的《爸爸去哪儿》中,仅因为石头把水洒到被子上、吃方便面时不慎把碗扣在身上,郭涛就忍不住发火。网友对此争议很大,认为他反应过激。次日,郭涛发布长微博向观众致歉和解释,并借网友的话说:“发脾气,只是表示智慧不足以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在每一期节目中都能看到,郭涛一直试图展现自己在“耐心”方面做出的相应调整。去年12月26日,郭涛又发布长微博,在这篇“写给儿子的信”中,他再次表示:“在教育问题上,爸爸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是好像有时候过于心急、方法简单……”

  第一季《爸爸去哪儿》虽已结束,但爸爸们仍带着孩子频频亮相“捞金”,这是否“过度消费自己宝贝”,网络上也争议颇多。上周日,在参加金鹰卡通亲子挑战节目《疯狂的石头》录制时,郭涛在石头发烧的情况下,坚持带他玩游戏、接受采访,并表示“没有给他吃药,让他喝水,扛过去了”。从现场图片看来,郭涛情绪饱满地接受着群访,而石头正病怏怏地在他脚边坐着,一言不发。这组图再次引发争议,心软的网友大呼:“请温柔对待石头”,而郭涛也很快通过长微博做出回应:“石头右手骨折,我都带着他坚持把《爸爸去哪儿》录了,这点发烧的小病,真的不用看得太重,更不用放大。”他解释说,这是很早就答应的事,“是爷们就要信守承诺,遇到了困难,克服困难就好。”

  在这次事件后,郭涛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除了回应这几个月来的各种争议问题,他也表示,网络上对他“中国式教育”的说法,他非常不赞同。他说,自己让石头上国际学校,就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纠缠”。与儿子参加的《疯狂的石头》将于1月18日起在金鹰卡通卫视首播,郭涛说,听到这个节目名就没法拒绝,他说,自己本身就喜欢一些高强度、刺激性的运动,对儿子也是这样培养的,“因为他是老爷们。”

  【发烧上阵】 诚信是中国人要拥有的品质

  新京报:《疯狂的石头》这档节目吸引你的地方在哪儿?

  郭涛:名字。感觉就是为我们家设计的,听到这个名字我没有办法拒绝,对不对?比如闯关和完成任务,都是比较刺激、有挑战性的,这是石头擅长和喜欢的,也可以对他有一些锻炼。

  新京报:锻炼他“男子汉”的部分?

  郭涛:对。我喜欢一些比较高强度、刺激性的运动,石头从小也一直被这样培养,因为他是老爷们。现在的孩子们,身体、心理和胆量等都有所退化,我希望孩子在这方面有所加强,长大后面对社会挑战时,这也许就是一笔财富。

  新京报:你在儿子生病时还带他做节目,太太有说过你吗?

  郭涛:没有。孩子生病是不可预测的,不是说生病了还坚持参加,而是在节目(录制)中才感觉到不舒服。一旦他的身体承受不了,还是要保护他的。我是他亲爹,他是我亲儿子,我不为他好,谁为他好?我认为大家在这方面多虑了。

  现在的家长格外保护孩子,但有些东西不要过度放大,不要让孩子太娇气,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把握得还可以。石头身体素质非常好,可能也是经常锻炼的原因,参加节目回来,今天(采访时是1月7日)就恢复了,他早上活蹦乱跳去上学了。这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新京报:有网友翻旧账说,第一期《爸爸去哪儿》里石头就是胳膊打石膏上阵的,当初是你坚持让他参加节目的吗?

  郭涛:诚信是中国人要拥有的一个品质。我跟儿子经常说,我们是男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要么就不答应。首先,你一定要有判断力,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为什么要做,如果决定了,就努力付出,不要纠结来纠结去、婆婆妈妈的。这是特别典型的男性的思考方式和处事方式,同时也带有一点西方的色彩。因为中国人喜欢“纠缠”,很复杂地去思考一件事情,会很累。我希望孩子在这些方面更简单、更解放一些,有所开拓。

  在节目(指《爸爸去哪儿》)过程中,石头的一部分表现,是我平时没发现的,比如,他挺有胆量和领导能力的,会主动照顾弟弟妹妹。我没想到他在这些方面做得这么好。我们分析了这五个孩子,有些是乖巧型的,有些是具有幽默感的,有些是巧舌如簧的。郭子睿的性格和特点,恰恰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对“男子汉”和“男人”的理解,这些东西是我引以为豪的。一方面,别人说我是中国传统家庭、传统爸爸的教育方式,同时,我也希望他在国际学校开放式的思想环境、教育环境里,去与世界进行交流和贯通,从而达到和谐。

  【国际学校】 石头未来可能放弃“应试教育”

  新京报:在你太太看来,录《爸爸去哪儿》的过程中,儿子有什么改变吗?

  郭涛:以前这些东西都是交给她的,说实话,我原来是甩手掌柜,觉得与我没太大关系,但目前在家里,我比她更多地承担这些东西。

  比如,今天早上送他上学,我问他放学后希望谁来接他,他说:“我要让爸爸来接我。”他希望跟我交流。昨天我辅导他写寒假作业,他后来跟我说,妈妈都不是这样对我。我说,什么意思?后来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是,爸爸辅导他写作业时要比妈妈有耐心。小孩子可能就是这样,与你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会认为跟你更亲。所以,还是要与孩子多交流,多与他在一起。

  新京报:你把石头送到国际学校,是觉得会比公立学校更重视体质教育吗?

  郭涛: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有的孩子可能适合于公立学校的安全感和规范的教育模式,但石头的个性比较解放,又比较好动,他接受外部东西时有独立思想、不太容易受到约束,在国际学校里可能会更好地发挥他的优势。

  我们从孩子三岁时就开始纠结这个事,我与很多当了父亲的人都交流过,他们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有的人说,要看自己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目前我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已经从模糊渐渐变得清晰。这个国际学校一半是中文、一半是英文,不能丢下中国的东西,同时也要有相对开放和个性化、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选择这种学校,有可能就会放弃所谓的“应试教育”的体系。

  新京报:所以石头以后要么延续文艺之路,要么会出国?

  郭涛:对,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新京报:参加《爸爸去哪儿》是不是为他文艺之路做的铺垫?

  郭涛:我可没想这么多。就目前而言,他收获更多的是快乐、挑战和刺激,同时也为他带来了思考,让他找到了感兴趣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也能体会到与孩子的互动,也促进了和儿子的关系,包括考虑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多的是这些方面,而没有想过那么多功利的问题。

  新京报:接下来对石头会有什么安排吗?

  郭涛:还是上学,他需要上学。前天他教练还在说,你差不多了,赶紧到我那儿去学——教练是很牛的人,著名音乐人栾树。他的手伤已经恢复了,节目也参加完了,要继续打冰球,现在是打冰球的最好季节。他已经有小半年没练习钢琴,虽然他很喜欢,但是一直没有时间。

  新京报:栾树教石头钢琴?

  郭涛:教他骑马。你查查资料吧,栾树马骑得可好了。

  【未来计划】 我会多做幕后导演、策划工作

  新京报:接下来你会把石头交给太太、继续在外工作,还是会减少工作,在家多陪伴他?

  郭涛:可能因为你没有小孩,所以问了一个很业余的问题。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瞬间起,你永远是和他联系在一起的,很难界定说“这个时候我在拍戏,完全放弃了对他的教育”。

  参加完节目,我跟媳妇交流觉得,不要急着去拍戏、挣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瞬间,过去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但自己的工作和追求也是不能丢弃的。我还要回归到老本行里,还需要更大的释放,比如,我会多做一些幕后工作,或者从事一些导演和策划工作。

  新京报:可以具体谈一下吗?

  郭涛:其实也不用说太多,今年的工作挺丰富的,月底马上有一部新作品面市。很多前年、去年拍摄的作品,今年也会陆续放映。这会有一些市场反馈,我根据这些再调整自己的工作。

  新京报:《爸爸去哪儿》电影版也即将上映了,你会不会觉得这部电影多少带有急功近利的感觉,像是赚钱的速成品。

  郭涛:这个作品,你很难给它界定为“具有优良品质的电影”,电影就是搞市场的,只要被人们认知、喜爱,有人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它,它就成立。这12期电视节目,每期都是孩子在外面笑呵呵地玩游戏,这给观众带来了什么?有人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有人说,引起了中国人对教育的思考。你说这是不是一个经典?这是这个艺术作品的作用。这部电影也是一样,过年时高兴了,看到这些孩子们,给你更多的感触,可能是怀旧、可能是回忆《爸爸去哪儿》的整个过程……我觉得不用太苛求。你现在说的就是给我戴了个帽子,把我套进去了。

  新京报:因为毕竟你是专业演员、电影人,所以我会想,你对此是否有两面的思考。

  郭涛:郭老师拍过很多很经典的作品,有些是从艺术角度,有些是从市场角度,有些是从垃圾的角度——我自己也很清楚,有些东西不见得是很让我满意的。

  但我为什么拍它?我把它当成一个商品、大家喜欢的东西。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所谓“心中的艺术”“什么是电影”,是一个闭门造车、曲高和寡的事情。是不是在艺术追求上更好地跟市场融合,这就看创造者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现在不论是接电影还是电视剧,我都会更加慎重,不希望大家看到毫无品质的东西。我特别欣赏和喜欢我的好朋友徐峥,他拍了《泰囧》以后,有异乎寻常的冷静,作为创作者和从业者,因为非常清楚这个作品,“马上就要过年了,我要思考自己下一步做什么”。

  新京报:你有推荐朋友们参加《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吗?你确定不参加第二季了吗?

  郭涛:我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一切皆有可能。前一阵给《无人区》做宣传时,黄渤等都对这个节目表示了很大兴趣,但我跟他们说,这可是一把双刃剑,要做好心理准备,没准儿把自己折腾进去了。我还是要给这些即将参加节目的爸爸们一些建议:要有一些胆量和能力,不是什么人都敢来的。

  ■ 集中回应

  有些时候,小刚导演也Hold不住

  新京报:在镜头下和生活中,你对石头的教育是一样的吗?因为我觉得你最有“真人秀”的感觉。

  郭涛:你觉得呢?我的眼睛冻成那样他们都给抓拍下来了,我还有什么可保留的呢?这个节目就贵在这里。面对的是我儿子,我有什么可怕的?也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缺陷和问题,但没关系,我现身说法,展现出来,然后跟大家去分享和探讨,我也需要反思。

  归纳我在圈子里这二十年的个性,“真诚”这个词对于我来说特别适合,真诚是很重要的,这种优良品质越来越少。

  新京报:但我觉得,你还是会受到一些观众的影响,因此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郭涛: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脱离不开社会,有些东西必须拿得起放得下。关键在自己。有些时候,小刚导演也Hold不住,是不是?拿得起放得下,就是特牛的人,这代表你有定力。

  新京报:之前陶晶莹说,她不会带儿子去参加这种节目,因为家里不是很缺钱。

  郭涛:你说的也都是老问题了,我们要面对未来。那些事情都是属于“江湖当中的人言可畏”,我们不用太纠结这些东西,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至于带来的东西是什么?是大家看到这些孩子带来的欢乐和思考;是孩子对于真情的渴望;是对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反思。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

  ■ 儿子火了

  不想笑可以不笑,那是你的权利

  我们从来没对石头有特殊待遇和特殊条件的暗示,他就是普通的小朋友。可能到了机场或活动现场,有很多很多人来跟他要签名,我倒不是耍大牌,我跟他说,如果你愿意,就跟他照,想笑就笑,不想笑也可以不笑,那是你的权利。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跟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他经常重复这句话。

  遇上比较冲动和疯狂的粉丝,我当然会保护他。比如,现在去机场我会有意识地给他戴帽子,尽量遮挡一下、让工作人员稍微保护一下。好在郭子睿已经快七岁了,他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会明白你给他讲的道理。这些后续工作,还是需要爸爸做得细致一点。

  他的生活确实有一些变化,但我在尽量协调和平衡。孩子的成长过程很长,《爸爸去哪儿》已经翻篇儿了,不要让自己架在空中楼阁、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大人首先要清醒。

  ■ 太太也火了

  热度过了,她还是该干吗干吗

  前一段,我让她有过一两次的露面;《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的主题曲,她是主唱之一。录制那天我没去,他们跟我说:“专业人士都说了,你老婆唱歌唱得挺好的,没想到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进棚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搞定了。”

  她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只是节目组的人觉得我夫人的形象还比较靓丽、比较符合“辣妈”的形象,适当出镜,对节目收视率会有提高。我觉得这就是玩和乐,无所谓的,过两天节目热度过去了,我老婆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编辑:唐云云】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