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亚鹏:为爱女,终身不退出嫣然

2014年04月10日 11:28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连月来身陷“借公益敛财”质疑的李亚鹏,最近随团自费在英国访问。他不仅考察了慈善机构及社会企业,还于4月4日接受了BBC英伦网的专访。谈及嫣然基金面对的风波,他表示这一切终会过去,并承诺为了女儿将终身不退出嫣然。

  两天后,李亚鹏在微博中记录:“釆访也提到嫣然风波,我说嫣然8年来一直在阳光下成长,偶遇雾霾,终会有晴天,政府在积极推动民间慈善……”

  不过,眼尖的网友发现,李亚鹏接受的是BBC英伦网的采访,从网络资料可以看到,该网站类别属于“中文媒体”,是“以展示现代英国、教授现代英语为宗旨设立的网站”。这次采访李亚鹏的记者子川,也采访过许多华语娱乐界明星。

  谈风波

  “北京有雾霾,但是终会有晴天”

  对于近几个月的“嫣然风波”,李亚鹏在受访时这样解释:“首先,正由于中国的公益领域发展处在初级阶段,公众对这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常识缺乏了解。其次,在一个自媒体极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可能会有一些人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又因为我曾经的明星身份,更加助推了这些言论的传播。”

  李亚鹏承认,这些负面新闻对嫣然有一定的影响,但他相信终会雨过天晴:“这个事情确实在一个阶段内给嫣然基金带来一些困扰和工作上的困难。但是,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嫣然基金已经成立8年了,其中有7年多的时间都是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纵观嫣然的发展,在最近两三个月内我们经历了一些‘雾霾天气’,我觉得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我经常鼓励团队的一句话是:‘北京有雾霾,但是终会有晴天。’”

  李亚鹏受访时还透露,这件事之后,曾有捐赠人朋友提议,让他“在适当的条件下慢慢撤出公益领域”。不过,李亚鹏称因为女儿的缘故不愿撤离:“我相信捐赠人是出于善意,因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公众人物的身份可能有利于公益机构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增加公益机构遭受非善意攻击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那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一生也不可以退出这件事情。因为嫣然是为我女儿设立的,她终生都是我的女儿,所以这种承诺不会像商业项目那样有所改变,而是一件终生都要做的事情。”

  谈进展

  “审计已结束,并没有任何瑕疵”

  谈及嫣然天使基金的审计进程,李亚鹏表示,目前审计已经结束,且“没有任何瑕疵”。不过他也声明,完整的调查报告仍没有完成,有待公布。“有关书院中国发展基金会的调查中,证据显示,到去年的节点为止,所有的捐赠都是来自我一个人的,一切的指责均告不成立。”

  李亚鹏由此将话题延伸到中国的慈善事业,他表示自己总体上是乐观的:“虽然有郭美美事件,也有类似最近的嫣然风波,但是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别的数字。比如,8年前我刚刚发起嫣然基金的时候,我身边可能很少有人对公益机构有兴趣,更不要说去创建这种机构。七八年过去了,我切实感受到,有很多朋友开始向我咨询关于公益机构的问题,也开始考虑创建属于自己企业或者家族的基金会……从大的层面来讲,我相信公益事业在中国会有很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是必然的。”

  说起这次英国行,李亚鹏感触良多:“和经济发展一样,公益事业在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有大量的空白有待我们去认识和发现。”不过,李亚鹏认为,中国的慈善体系有着自己的模式,不应照搬西方:“我发现即使在英国这样一个非常成熟的公益体制之下,各个机构依然面临着各自发展的困难。今天社会企业在中国还处在初始的阶段,在未来我们是不是要放弃以前所有慈善的方式、照搬社会企业的概念?这一次的考察已经给我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就是‘不是的’!不同的项目应该选择更加适合它的公益模式。”

  说女儿

  “她喜欢艺术,考虑送她去英国”

  此行是李亚鹏第二次到英国,他表示,第一次访英是去年夏天陪女儿去参加夏令营:“去年来伦敦,我女儿住校。等夏令营结束之后,全家一起去了剑桥访问。”李亚鹏说当时就对伦敦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觉得(伦敦)跟纽约不同,在文化上比纽约更有积淀。当然,纽约已经很好,但是在伦敦能够感受到更加丰富的色彩、厚重的文化、纤细的建筑,说明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极度发达,否则一个城市不可能如此拥挤和紧密”。

  李亚鹏还透露,女儿目前在北京一所英语学校就读,将来会考虑送她到英国读书:“她目前喜欢艺术,尤其是画画和音乐。我自己的企业里也有从英国毕业回国从事设计工作的员工。我自己在国内也在做一些教育的项目,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在认同西方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增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给我们自己的教育找到方向。”(章 琰)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