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密韩寒与郭敬明的“蜕变之路”

2014年07月24日 15:5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韩寒与郭敬明的第一次相遇是在200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周年庆典上,当时主持人问韩对郭的印象,韩说“久仰”,主持人反问郭时,郭回答“不了解”。事实上,在真实生活中,韩与郭这两位80后的精神领袖没有任何交集,他们的交集是在媒体上,在意象中。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比较有些牵强,但纵观两人的人生轨迹和事业规划以及在面临不同遭遇时的事业转型,你会发现其实这两人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80后这批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孩子们的追梦历程。

  两人都出生于普通家庭,同样没有显赫的背景,一个来自上海城郊小镇,一个来自四川小城自贡,但两人的文学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以及个人作风却大相径庭,显然,判断谁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价值的高低还不到时候,在一个商业社会中,通俗作家的作品并不一定就低俗,批判型作家的也不一定就文学价值高,如果拿余华在30岁之前就写出的《活着》和《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来比较,两人都需要用更多的有分量的好作品来证明自己。

  如今,这两位先后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孩子,事业已从文学延伸到出版、电影等领域,韩寒还在赛车领域大展身手,成为一流赛车手,并且成了一位父亲;而郭敬明在出版领域纵横捭阖,早早资产过亿,过上了《小时代》中描写的奢华生活。

  两人的成功可以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得到解读。也可以从他们的个性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事实上,两人都以一种倔强的姿态起步。

  韩寒读小学时就将钱钟书的《围城》翻得破旧不堪。众所周知的就是,韩寒《三重门》一战成名后,从高中退学的韩寒以一种反叛的姿态进入文坛,并随后搅动了全社会对80后一代的思考。

  郭敬明的所有奋斗动力都可以从一些细节中找到,郭敬明曾描述自己在高中时爱上文学时惴惴不安的心情,“我爱上了文字,这是一个理科生不可饶恕的错误。学校图书馆的小说很少有人借,小说区域常常只有我一个人在转悠,重理轻文的学校里的一个理科生爱上了文学,这与天方夜谭一样不能让人相信。” 郭敬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有次他和母亲坐地铁时,由于不懂得走闸门,被工作人员用上海话侮辱,“这座城市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但他们也很务实,尊重成功的人,那时我就暗下决心要闯出一番事业,用才华、能力证明外来者的地位和价值。”

  如今两人都已过而立之年,这十多年,两人也在成长道路上,经历了一个个坎,而这些坎本身也是成长与蜕变的代价。回头再看他们成长的路径其实都没能跳出韩寒获得新概念大赛一等奖的作文《杯中窥人》中阐述的道理——人最终会沉入社会这一注满水的杯中。

  “抄袭”和“代笔”

  2006年5月,作家庄羽告郭敬明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她的《圈里圈外》,最后法院判郭敬明抄袭成立。这也许是郭敬明在少年成名后遇到的第一个重大的打击,不过瘦小的郭敬明还是坚强地挺过了这一段人生的艰难期,他在一份公开信中写道:那些痛恨我的人,请你们尽情地狂欢吧。只是假如我倒下后,你们又该去痛恨谁呢?所以为了让你们有事可做,我都不会倒下的。这段话显示了他个性中的强悍。但他拒不道歉的态度,也让很多人对他印象大打折扣。

  跟郭敬明相比,韩寒的“代笔”事件的影响力要大得多。2012年1月15日,麦田发表博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指出韩寒的第一部小说《三重门》是有人代笔,第二天,韩寒发表博文《小破文章一篇》回应麦田质疑:“我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亲手写下的”,并悬赏两千万“奖励”找到韩寒背后有团队操作证据的人。随后,方舟子加入了质疑行列。韩寒一度准备起诉方舟子,但最终撤销了起诉,他还把自己的《三重门》小说的草稿付印出版,一本只卖10块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由于这场论战并没有由法院给出最后的裁决,韩寒的《三重门》是否真的由其父代笔,到今天为止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不管是郭敬明的抄袭事件还是韩寒的代笔事件,似乎都可以看作是成长路上的一个试金石,从少年时期的张扬自信转变成成年时期的内敛深沉,这中间,需要经过很多的挫折考验。从目前来看,两人都挺过了这一段艰难的考察期。对于一名作家来说,只有作品才是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唯一产品。这一点,相信两人都心知肚明。

  个性和论战

  不管是韩寒还是郭敬明,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非常靠谱的人,身边都围绕着很多好朋友。

  郭敬明更多地展现出一个商人特质。他的口才很好,说话滴水不漏,他并不是一个富有攻击性的人,他擅长用一种圆融地方式来表达他的观点,并尽量不去得罪别人。

  相比郭敬明,韩寒在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很多网友在网上回忆自己跟韩寒一面之交时,对于这位少年才子都不吝赞美之词。

  但韩寒在网上的形象却是张扬的,为他赢得一片喝彩声的“韩三篇”就显示了他对于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2006年,韩寒在网上跟白烨、陆川、高晓松等人的论战显示了一个年轻人的张扬、犀利、睿智个性。他用“部分前辈们别凑一起搞些什么东西假装什么坛什么圈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一个人的,只有小喽啰才扎堆。”来回应白烨,用“高处不胜寒”来回应高晓松,这些“妙语”在网上虽然赢得了很多人的一致叫好。陆天明说:韩寒就是被宠坏了,否则他不会见不得别人说他作品不好,也不会以在公开场合骂人为荣。

  而事实上前辈作家在批评韩寒时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更让人生厌,这件事也让很多人感觉到80后全面崛起的时代已来临。韩寒在评价自己尖锐批评白烨时说,“有些人,话糙理不糙;有些人,话不糙人糙”,被当成了一些80后的宣言,至少说明虚伪已成为让80后瞧不起的品质,而在一些世故的前辈看来,虚伪与懂事没多大区别。

  不管是韩寒还是郭敬明,两人现在都开始走向成熟,作为一名年过30的成年人,如果再抱着以前那种张扬的少年心境继续兜售下去,未来的路肯定是越来越窄,这一点,从韩寒面对方舟子的论战时所遭遇的尴尬局面就能够感受到。社会对于一个孩子的态度和对于一个成年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记者 王金跃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