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000集《外来媳妇本地郎》还要拍下去

2016年11月09日 16:4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主创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该剧收视率在珠江频道自办栏目中一直稳居前三,说明其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近日,随着最新一集《外来媳妇本地郎》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如期播出,这部讲述广州老城区康氏大家庭欢喜哀愁的粤语电视系列轻喜剧迎来了开播16周年纪念日,并以超过3000集的数量刷新自身保持的纪录,成为国内连续播出时间最长、集数最多的系列电视剧。

  16年间,广东观众看着昌盛街越来越兴旺,康家人的产业越做越广,从五金铺到汝好餐厅、一家人餐厅,再到唐汤堂、荔湾人家;看着天庥从一个胖嘟嘟的小人儿,变成高大帅气的人气小明星;同时,该剧也由“马赛克”画质变成高清画质,而总导演陆晓光也已经是“人到七十古来稀”……虽然这些年没少听到“停播”的传言,但《外来媳妇本地郎》在珠江频道依旧稳占城乡、城域、广州三区域的“同时段收视前三”宝座。编剧之一的王萍坦言:“好多人问我:‘你还在编《外》剧呢?有人看吗?’我说:‘对啊!我也不明白,这剧收视为什么一直就那么高?’”这种“停不下来”的局面,让主创团队十几年如一日地继续写着故事,还不能让观众觉得重复。王萍也忍不住自嘲:“每天审稿时,都觉得自己快成‘中华鳖精’了!”

  16年, 家庭结构都变了

  家住广州老城区的康家老两口康伯、康婶,膝下4个儿子分别取名“光、宗、耀、祖”。4个儿子娶了来自天南地北的4个外地媳妇,从此,“鸡同鸭讲”、“南腔北调”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总导演陆晓光说,全家人聚集在康伯、康婶身边的“三代同堂”模式,深受中老年观众欢迎;但16年过去,随着康伯、康婶的老去,他们的戏份逐渐减少,“大家庭”式的凝聚力也就容易涣散。如何让康家人继续聚集在一起,这是主创团队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康家这几个人的命运走向,观众和媒体一直很关心。”王萍在创作中一直试图通过人物际遇的变化,激发出更多的喜剧情境:“比如,天庥‘大个仔’了,也该恋爱结婚了,如果娶来的‘新抱’是一个比妈妈妙婵更精明、更强势的女人,整个康家会不会被搅得人仰马翻呢?再比如,如果阿祖和戴安娜离婚了,戴安娜却发现自己怀孕了,他们又该如何处理?以后像这样的变化会有很多。”

  1

  康伯康婶: 退隐山林, 谁来主持大局?

  “生仔未必就是福,要娶媳妇要分屋,老屋飞入外来雁,鸡同鸭讲眼碌碌”

  龚锦堂饰演的康伯是一家之主,在家里具有绝对权威,有事没事就召集家里人开会,提出“指导性意见”。黄锦裳饰演的康婶是一位贤妻良母,具有广东妇女温顺贤淑的传统美德,但她在家里也享有相当大的话事权,连康伯也要让她三分。但是,这两位让康家拧成一股绳的灵魂人物,却因演员的身体原因逐渐减少了出镜率。“以前每隔两三集就让他们出现一下,但前段时间‘康伯’住院,我们只能让他尽量减少拍摄。”陆晓光告诉记者,主创团队为此还设计了一个桥段:“康伯康婶回乡下旅游,康婶觉得在那里住得很舒服,就打算在乡下住下了。以后家庭里有什么事需要交代,两位长辈打个电话吩咐一下就好了。通过这种方式,让两位老演员逐渐退下来。”

  但是,更大的问题来了:“我们这部戏,写的就是‘小人物,大家庭’。大家喜欢看的,也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热闹。尤其是很多老年观众,都是希望通过这个热热闹闹的合家欢剧集,得到心灵的慰藉。而一旦康家少了主心骨,凝聚力就涣散了,小字辈各忙各的,很难聚在一起了。”陆晓光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创团队一直在思考:“我们曾经想过让大哥阿光替代家长的位置,长兄为父嘛,但做起来很难,因为他更像一个调节气氛的开心果。”

  后来,陆晓光又想到让一个“农村表哥”进入康家,因为习惯了农村思维,他总是用乡村的方式教育城里孩子,于是产生重重矛盾。“虽然这只是一个插曲,但也试试吧!”现在,主创团队还在想尽办法,让大家回到“客厅”这个主场景,“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至少要聚一聚,维持家庭的核心”。

  2

  外来媳妇: 感情生变, 是否有新媳妇?

  “公公婆婆坐客堂,望着俺们心发慌,大红花轿I Love You,最怕日日要煲靓汤”

  康家变化最大的,还有“外来媳妇”们。早年的康家,刘涛是三嫂“幸子”,她是《外来媳妇本地郎》培养出来最耀眼的“大腕”。2001年,她飞出了康家,先后得到了琼瑶、张纪中的青睐,出演了《还珠格格3》、《天龙八部》等剧集。如今的刘涛,更是接连主演了《琅琊榜》、《芈月传》、《欢乐颂》,部部叫好又叫座。当年刘涛离开《外》剧后,剧情就安排了“幸子”去日本留学,再也没有回来,于是,黄菲成了现任“三嫂”。

  此外,大哥康祈光娶的河南妹子香兰,是妯娌里最温柔贤惠的;而来自汕尾的二嫂阿婵,则是全剧的台柱子,泼辣又有活力;至于四儿子阿祖,娶的则是洋媳妇“戴安娜”。王萍告诉记者,将来的戏里,“外来媳妇”的命运会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外来媳妇这个元素不能丢,否则我们就要改剧名了”。

  所谓的“变化”,陆晓光对记者稍稍“剧透”了一下,是戴安娜要和阿祖离婚了:“我们提出这个想法时,也在担心观众能不能接受。而且演员也有自己的看法,戴安娜的饰演者郝莲露是德国人,很正统,她就觉得不能离婚。”而主创团队的想法则是,这段跨国婚姻中产生了相当大的文化冲突,夫妻双方在教育理念、生活习惯上都有着鸿沟,最终导致离婚;但离婚之后,两人依旧放不下对孩子的爱,又开始思考复合的事……

  3

  本地郎: 个性不变, 怎样玩出花样?

  “南腔北调一锅粥,我诈傻扮懵够醒目,为求家和万事兴,哪怕乌龟头缩缩”

  康家众人中,最难写出变化的,当属“康家四少”。他们的性格根深蒂固,工作职位又没有变迁,十几年如一日。“光、宗、耀、祖”四兄弟中,原本最惹眼的,是郭昶演的二哥阿宗,他能说会道、狡猾世故,“孤寒”的小人物性格很接地气。阿宗和虎艳芬扮演的二嫂阿婵,几乎承包了剧中的大部分笑点。然而,2006年郭昶因病去世,让《外》剧一度陷入困境。当时,主创团队四处寻找新“二哥”,因拍广告和广东台结缘的演员周晓滨顶替了这个角色,并签订了4个月的表演合同。可是,这一招并没有让观众满意。陆晓光回忆:“当时对周晓滨也不公平,观众总是拿他和之前的演员比较,压力很大。”后来,编剧又尝试让二嫂和别的角色发展新恋情,效果依旧不理想。

  其他兄弟三人也各有各的瓶颈——苏志丹饰演的老大阿光,是工厂下岗职工,性格淳朴厚道,吃苦耐劳,这种“老好人”的形象很难像老二那样出彩。

  至于彭新智演的老三阿耀,熬了这么多年,也只是当上了某区局级单位的副处长。陆晓光解释:“本来他只是个科长吧,什么事儿都可以往他身上写,但如果做大官了,人物就有更多局限了。”同样“不得志”的,还有徐若琪演的老四阿祖,他毕业后进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但业绩总是不温不火,经常要看老板脸色。

  3000集, 市场环境也变了

  16年前,《外来媳妇本地郎》诞生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编剧王萍回忆说:“《外》剧是我和另外两个女编剧王丹丹、许丹华共同孕育创作的,最早的创意源自我的一个东莞亲戚。这亲戚交了个温州打工妹做女友,因家庭阻力,拍拖四年都不能拉埋天窗。我们就想,如果把这种婚姻困惑以及由此体现的地域差异、文化碰撞展现出来,一定很有意思。这在当时是一个社会热点。”如今,16年过去,市场变了,观众的口味变了,就连王萍自己也感叹“变得比以前更在乎收视率了”。不过,不管外界怎么变化,他们都不会忘记初心:“尽管《外》剧已创造了国内系列短剧的最长纪录,但我们仍然要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故事。”

  新的演员:

  新老搭配,实力颜值兼备

  今年,四位本土明星成为了《外》剧新成员,包括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粤语唱将东山少爷、广东名嘴伍燕和宋嘉其。此外,由《麦王争霸》、《叮王争霸》等选秀栏目出产的一众小鲜肉、小花旦也新鲜加盟,让剧组的颜值上了一个台阶。“新加入的这些明星都有自己的粉丝,能吸引不同的人群。”陆晓光告诉记者,这些新演员不仅仅是露个脸,他们还会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发展出各自的情节线。

  据悉,早在2008年就参演过《外》剧的黄俊英,此次扮演喜爱捉弄人的老顽童富川龙(谐音“裤穿窿”),他的现身为的是给东山少爷找老婆!东山少爷饰演富川龙的儿子富尔康,一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海归。

  此外,广东台名嘴宋嘉其饰演一个常驻角色“宋赟”。他将与2015年回归剧组的由美搭档,产生一条全新的故事线。

  新的编排:

  老瓶新酒,依然具有活力

  3000集,集集都要写出新鲜感,王萍表示自己天天都遇到创作瓶颈:“每次侃故事的时候,我就打趣:我就跟中华鳖精一样,纯靠憋!”她说,主创团队每天都在寻找素材,但能用的并不多:“并不是所有生活事件都能拿来搞喜剧的,什么案件啦、诈骗啦,都不一定能放进剧里。”

  要不断在老瓶里装上新酒,陆晓光的做法是:“只能把故事写细,让一个个悬念牵着你的鼻子往前走。当然,这很考验戏剧功力,也考验表述方式。”他举例说:“比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通过现代手段重新包装后,老故事呈现出了新风格,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

  这几年,主创团队也一直在思考“转型升级”的问题,王萍表示:“求新求变,其实我们一直在做。比如,我们原来侧重的是喜剧结构,现在我们既有结构性喜剧,又有故事性喜剧,同时设置了几条以人物际遇为主轴的情节线。不过,无论怎么‘转型升级’,《外》剧贴近百姓生活的核心不变,捕捉社会热点、针砭时弊的主题不变,诙谐幽默、欢笑逗趣的风格不变。”末了,王萍强调:“《外》剧是在我们三个女编剧手上孕育、出生、长大的,它的收视率16年来在珠江频道自办栏目中一直稳居前三,说明它还是健康的、强壮的、有生命力的。”

【编辑:左盛丹】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