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观众“倒逼”方式助中国导演成长

2016年11月25日 16: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武汉11月25日电 (记者 曹旭峰)“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在用‘倒逼’的方式助导演成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杨超25日在武汉说。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11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青年导演峰会”上,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深圳及香港、台湾等地导演100多人参会。

  作为入选“年度新锐影人”奖提名影片《长江图》的导演,杨超认为,中国无论是观影人数还是票房,都处历史最好时期,观众参与影片创作的热情变得非常高。

  杨超说,影片拍摄期间,不断有观众提出自己的见解,最终决定了影片风格及走向,“观众参与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已经对电影创作产生重要影响。”

  台湾原住民青年导演陈洁瑶的影片《只要我长大》,同时入选“年度新锐影人”奖提名。陈洁瑶说,影片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地的选择,都有两岸热心观众参与,“电影创作不再是影人‘自娱自乐’的时代,观众的参与很大程度决定了影片风格及票房。”

  “观众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决定了电影内容广泛性。”香港青年导演罗耀辉说,他的影片《幸运是我》拍摄时,就曾广泛征求观众的意见,从而为票房赢得了保障。

  香港演艺学院出品的影片《后来》,台湾公共电视台出品的影片《再见女儿》、美国电影学院出品的影片《逝》、北京张维鹏电影工作室出品的影片《中国异能青年》、旅居法国导演胡伟的影片《人生若只如初见》、旅居荷兰独立动画电影人赵易的影片《八里沟》、旅居英国导演韩牧桐的影片《我是波林》等35部影片,入选“年度新锐影人”等奖项提名。

  “第11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青年导演峰会”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武汉市政府联合主办。(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