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档火爆网综背后:“怼”文化风行

2017年03月21日 14:4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最近,被《吐槽大会》和《奇葩大会》两档火爆网综迷住的网友不在少数,笑对吐槽、勇敢自嘲,以及打破刻板印象等思维,开启了新一轮头脑风暴,背后更有“怼”文化在年轻人世界的风靡。(怼读作duì。本意是怨恨,现今网上又多借为“打击”义。“怼”文化也是对传统权威的消解和颠覆,年轻人在社会压力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找到了情绪的出口)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吐槽大会》

  “黑化”明星找到放飞自我方式

  最近,登上《吐槽大会》吐槽与郭德纲“师徒互撕”的曹云金,收获了不小人气,“你死不死啊”甚至成为“怼”人必备神句。

  曹云金在吐槽大会上用刘芸的名字调侃郭德纲收回“云”字的事,称当初误入歧途去说了相声,如果刘芸想要说相声,万一出了什么事,现在只能称呼她为“刘”,因为“云”字被人收走了。此外,再次直面“娘”的蔡国庆,被拿体重说事儿的李湘,整成网红脸、遭质疑演技的李小璐,都在节目中笑对各种毒舌。

  有意思的是,跟郑爽、张杰此前被爆出开小号放飞自我不同的是,不少在网络上被“黑化”的明星们意外找到了释放自我的方式,而且还能上节目获得话语权。

  李小璐这样“怼”那些批评自己继16岁成为金马影后,此后事业不思进取的网友,“我何必要做第一呢,做第二有什么不好?”被说整容成没品位的网红,她说,“我才是网红鼻祖!”面对上节目“洗白”自己的质疑,她索性说,“咱白着呢,还用洗白吗?”

  其实都征求过被吐槽者底线

  有人说,为什么《吐槽大会》有9亿多的播放量?因为中国人最喜欢讲“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度因尺度被叫停的《吐槽大会》,终于凭借“面对面”吐槽,创造了一种看似真实、勇敢和宽容的脱口秀环境。

  曹云金认为,“吐槽”就是指出别人的缺点,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缺点不让人说,那说明你心眼小。不能不允许人说,只要不说脏话就没问题。人不能长时间生活在把自己包装起来的环境下,时间长了你就真相信自己已经登峰造极了。”

  《吐槽大会》出品人贺晓曦日前应邀来南京大学交流时,这样解释“勇敢”,“如果只是做一个让人觉得好笑的节目,还不足以成为撼动年轻人文化生活的品牌。我敢于面对你们平时背着我说的那些话,勇敢是年轻人非常赞赏的态度。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人是没有缺点的,但有缺点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敢于去面对它,敢于去接受它,并且把它表达出来。”

  当然,《吐槽大会》毕竟是一档追求看点和点击率的综艺节目,看起来像是自由发挥的“吐槽”,是事先征求过吐槽对象的心理底线的。就像《吐槽大会》编剧、吐槽嘉宾史炎所说:“每个段子怎么讲,怎么设定语气,我可能讲100遍,都不会有1%的偏差。所以我们展现的实际上是精心雕琢过的‘返璞归真’。没有人是纯粹的自然状态。”

  《奇葩大会》

  锋芒辩论变成观点分享舞台

  3月17日晚,随着最后一期节目的上线,另一档热门《奇葩说4》先导片《奇葩大会》收官。

  这个节目在社交媒体收获不少“自来水”,被誉为“史无前例的先锋青年观点集会”。 一向玩辩论锋芒的《奇葩说》变成了各色人物分享观点的言论舞台:拥有女生倾向的克氏综合症患者暖暖,说自己18岁就想自杀的故事;坚持“都不愤怒了还玩什么摇滚”的臧鸿飞;就连严肃的京剧演员王珮瑜也出现了,缓缓普及京剧。

  口才了得的盲人蔡聪说,“世界上不应该有‘残疾人’,我们的人生只是换了一种新的活法,而不是判决书一样的‘你完蛋了’。”这个观点震惊全场,刷新了许多人的“刻板印象”。有人感慨说,“不是同情,而是羡慕,他拥有我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不同光彩人生。”

  2010年,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后,不愿做盲人按摩师,蔡聪在网上发现“一加一(北京)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招聘盲人广播节目制作实习生,于是投去了简历。后来他成为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合伙人、有人公益基金残障项目总监,还是一个残障意识培训师、非视觉摄影培训师。他努力打破人们对视障者只能待在家里,只会做按摩等认为残障人无能的刻板印象。

  本想围观奇葩的观众被“唤醒”

  有网友这样评价这档节目:“先锋青年”之所以“先锋”,在于他们关心的并非是“世界是怎样”,而是“世界应该是怎样”。很多时候,在面对一个观点、情怀、趣味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时,我们往往苛求对方与自己完全相同,于是想要去追逐、操纵、占有对方,这最终造成人的矛盾和痛苦,造成人与人的割裂和离散。或许当这批“先锋青年”和他们的观众逐渐老去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言论平台,将成为一个真实的时代标本。

  奇怪的是,许多人竟然开始理解那些“怪咖”和“怪异”观点:比如“直男癌终结者”李银河说,几十年或者百年以后,婚姻可能还在,但是进入婚姻制度的人,就很少了。李开复说,未来十年,大概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说交易员、助理、秘书、中介。

  最初开始追节目,希望通过围观“奇葩”打破无聊的网友们发现,一种认知被“唤醒”:宽容那些跟自己不一样,或者持有“异见”的人们。在生活中,也渴望回到自己最初的样子,与众不同,却熠熠闪亮。我们可以适度偏执,但不要有偏见。

  当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对任何综艺传递出的煽情故事保持警惕,比如创业者励志故事背后,也可能有对其产品和商业动机的质疑。

【编辑:魏巍】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