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做一分 不负青春

2018年08月01日 10:5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公证员唐小明创新形式普法送服务
  多做一分 不负青春(故事·百姓影像)

  唐小明(右)在办理公证业务。

  “没有剧本,怎么演?”

  “开始不知道该怎么演,压力挺大的。现在习惯了,根据现场观众反应,会随时给自己加戏。”公证员杨菁笑着说。

  在“师傅”唐小明的指导下,天津和平区几位公证员,成了“白话公证”情景剧演员。团队自创普法公益节目,周末进社区送给老年人。几位工作人员,没有舞台,没有麦克风。在人群围成的一块椭圆形空地内,零距离完成《家里那点事》的演出。公证人员以情景剧切入,用大白话给在场老年人一一讲解涉及的遗嘱公证知识,支招老人处理家事如何避免纠纷。

  “这种形式接地气,有代入感。以后居民遇到类似问题,可能不记得演员是谁,但记得故事情节,知道该怎么做,或找哪个部门”。在基层工作的苏忱更理解近距离、接地气的普法对于百姓的意义。

  “居民反应好不好,都呈现在眼前,必须现场及时调整。这也是为何不写剧本的原因。”内容上,要将法律融入故事融入情景。“比如上次演的防范诈骗主题,看到我们表演真实,大家都鼓掌,演员‘大爷’还临时加了戏”。杨菁说:“要把专业术语转换成大白话,让老年人听得懂。必须吃透案例,把它演活。”

  除了情景剧,唐小明会带着团队定期深入社区为群众开展义务咨询,免费办理公益类公证等;坚持为困难户、残疾人开通绿色通道,免费上门服务。这些都是利用周末完成。

  “中午休息时间也会接到电话,只要对方情况特殊,我们就会骑车出去,上门办理。”公证员赵宇欣说,只要能给别人减少烦恼,带来便利,多做一分也愿意。

  3年前,李先生父亲去世,他想办理公有住房过户协议书公证。根据要求,子女申请过户,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需到场。而他们兄弟姐妹4人中,有一方因纠纷已多年不往来,失去联系。“不符合条件就没法办理。但唐小明没有轻易说不,通过多方联系打听,竟然帮忙找到了这个人,最后把业务办成。”赵宇欣说。

  敬业可成事,创新能兴业。

  为让群众少跑路,聘任社工代表为社区公证联络员,加入社区法律顾问微信服务群,协同作战打通公证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团队还引进“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开启公证“刷脸”时代,开创全市行业“数字化”公证先河,公证档案查询从过去的一周时间缩短为现在“1分钟即查”。

  唐小明说,团队还会不定期走入校园,一是办理公证业务,二是问问自己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梦想。“我希望来这里的年轻人工作10年后,学会的不只是本职岗位业务。我是70后,也跟他们一样,想多做一点,不负青春,不忘初心。”

  2017年,和平区公证处为老百姓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7545件,打破成立35年来的纪录,工作量提高,投诉率却降低了。

龚相娟摄影报道

龚相娟摄影报道

【编辑:左盛丹】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