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们的西影时光 西影6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

2018年10月10日 13:56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 

  风雨甲子 逐梦百年
      我们的西影时光 西影60周年庆祝活动昨举行

  60年是一个甲子,60年是一个轮回,60年砥砺前行,60年风雨兼程。60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电影人,在大雁塔附近的一片农田上创建了西北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西安电影制片厂,填补了西部电影的空白,成为西部电影人的摇篮。

  恰逢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举行,昨天下午,“我们的西影时光”西影60周年庆祝活动在西安隆重举行,黄建新、杨亚洲、张嘉译、金琛等奋斗在外的西影人和西影老员工一起为西影庆生,更在活动中追溯往昔,回忆了西影六十年的辉煌经历,表达了对西部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希冀。

  最动情的表白 “西影永远是我的家”

  活动现场播放的《1958·创业历程》《1988·光影传奇》《西影·未来》三个专题短片介绍了西影厂的发展历程,老、中、青三代西影人齐聚一堂,溢满浓浓的“亲情”,特别是许多耄耋老人的到来,让现场充满了感动与回忆。91岁的老艺术家常秀霞和年逾八旬的陈达力、李恩德,都是1958年就来到西影工作的,他们对当年创业的艰辛,至今记忆犹新。

  西影黄金岁月的创作代表黄建新、芦苇也在台上说起西部电影的辉煌岁月,黄建新坦言:“在西影的那段岁月,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仅成就了我的电影人生,也给中国电影画上一笔浓重色彩。”

  “那段经历让我认识了电影,也让我明白了做电影的真谛,只要你认真执着,就一定会有收获。”芦苇有感而发。

  作为西影人的“北漂”代表,张嘉译在台上侃侃而谈:“我1991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回西安电影制片厂,本来不是做电影的,后来却进了影视圈,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曾帮助我成长,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我依然是西影厂的人,不管都走到哪里,西影永远是我的家。”

  最庄严的信仰

  “爱电影 爱西影”

  《老井》《人生》《红高粱》《大话西游》……作为中国电影的西部策源地,西影不仅是第五代导演筑梦的地方,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执着追梦的电影人,他们带着西影精神至今活跃在影视圈,在中国影视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活动现场,姬他、吕晓霖一首《写给电影人的情书》,不仅道出了电影人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更道出了银幕背后的艰辛和不易,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批有梦想的电影人,西影才是西影,电影才是电影。

  短片《我们的西影时光》中,张子恩、黄建新、赵非、高明、芦苇、张嘉译等一代代西影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当初青春的热血,短短6分钟时间,让全场每一位都不禁落泪,“当初拍《红高粱》的时候,大家在半夜都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如今都30年过去了,老哥哥、老姐姐、孩子们,我真的想你们了。”《红高粱》美术杨钢老师面对镜头动情讲着,当时创作《红高粱》时他大学毕业没多久,用他的原话是,“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电影美术”。

  记者 张静

【编辑:李玉素】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