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债2》云南热拍 张默:我没那么多事好说(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孽债2》云南热拍 张默:我没那么多事好说(图)
2009年05月08日 11:32 来源:天天新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十五年前,《孽债》中的五个孩子从美丽的西双版纳出发,踏上了前路未卜的寻找爸爸的道路,十五年后,五个孩子经过了青春岁月无数泪与汗的考验,又从大上海回归云南,不过这次是在边境小城瑞丽,叛逆的天华开始了逃亡……

  昨天,记者奔赴云南瑞丽,探班热拍中的《孽债2》,张默如同他扮演的角色一样个性十足,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拍摄现场的张默】

  本色出演“盛天华”

  张默扮演的盛天华是五个孩子里命运颇为离奇坎坷的一个,因为一直在七浦路摆摊,看起来有点油里油气,但其实心底善良单纯,没有坏心眼儿。他也是这5个孩子中最为江湖气的一个,在上海出事被人陷害后一路逃亡到云南。

  而记者探班这天,拍摄的正是他刚刚来到瑞丽,寻找自己的亲生爸爸——版纳汉子盛加伟这场戏。

  虽然只是第一天来瑞丽拍戏,但张默的皮肤已经被晒成古铜色,穿着一件旧旧的汗衫,背着个旅行包,垂着头走进一户农家,一副落魄的样子。那场戏他只有一句台词:“我找我爸。”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张默说的很快很轻,低沉而清楚的吐字却带出了天华的无助无奈,以及年少轻狂的出事后对父亲的渴望与依赖。这条一遍就过了。

  在一个多月前《孽债》的开机发布会上,张默由于不满媒体老是在采访中提到老爸张国立而闹出了“弄哭女记者”的新闻,此行,大多数记者大概也都是冲着张默来的。

  在众记者的围堵下,他还是该干嘛干嘛,与演自己爸爸的演员边抽烟边对着词,与好哥们“思凡”翟天临、“永辉”杜江开开玩笑;天太热了,问助理拿啤酒咕隆咕隆灌几口,时不时还冒出几句很标准的云南话逗乐大家。

  然而对于记者提出采访的要求,他却坚决地拒绝了,“我又不是徐静蕾,没那么多事。戏你们都看到了,私事又不能跟你们说,还有什么好访的呢?”记者让他谈谈拍戏的心得,张默说的轻松:“没有心得,辛酸也没啥好说的。”

  【朋友眼中的张默】

  没长大的大男孩

  在朋友眼中,张默其实就是个童心未泯的大男孩。“美霞”姚笛在没有与张默接触之前,也以为他是媒体笔下的那个“叛逆小子”,“后来我发觉他就是个没长大的大男孩,有着80后的率真,有一次他发现哪里的鞋大减价,还招呼我们一起赶快去买呢!”谈到张默最敏感的问题——老爸张国立,姚笛说:“我有时候也会跟张默聊起国立老师的戏,他完全不避讳啊,也会说他爸爸哪里哪里演的好。”

  同样作为演艺圈的新人,姚笛说她很理解张默,“我也是一点点打拼出来的,所以我很明白如果自己的努力被说成因为是长辈的庇护,这很不公平。我觉得大家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样一个80后的大男孩。”

  【记者手记】

  从一出道时的“打人事件”到最近的“弄哭女记者”,张默在媒体面前的叛逆形象早已深深种下。《孽债》的开机发布会上,张默曾说:“我一出道就是个反面形象。”然而,他真的就是这样了吗?记者曾采访过张默多次,那时他面对媒体反应还没有那么激烈,迅敏的反应和搞笑的回答总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确有着80后的反骨,只不过因为他是张国立的儿子,而被无限放大了。

  抛开张国立给他带来的压力,张默不愿意与记者沟通的原因还在于,往往他说了A,却因为记者对他的固定思维,而被写成B。那次开机新闻发布会,真正惹怒张默的是记者一再地强调他叛逆的个性,他也曾非常无奈地说“为什么你们总觉得我就是叛逆的,总看到人的一张脸?我对待媒体的态度,肯定和对待朋友不同。”和所有年轻演员一样,张默也只是一个热爱表演、想演出些好戏的演员,带点小个性、很努力地不想靠爸爸的努力而在这个圈子生存发展下来,并有朝一日超过爸爸。

  然而,身为演员,面对记者的采访也是工作之一,也有义务配合剧组做一些访问。如果张默能够放开一点心态,换一个角度面对记者,如果记者也能够抛开成见,换一个立场去看待张默,如果在做采访的时候,演员和记者都能够多一点相互理解,也许这些矛盾就不会发生。

  新报记者|潘昕|发自云南瑞丽

【编辑:程娟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