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鲍国安评<赤壁>:周瑜还在<色·戒>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曹操"鲍国安评<赤壁>:周瑜还在<色·戒>里
2009年01月15日 16:10 来源:竞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机场里、飞机上,永远不乏故事。如果没有改签、航班延误、升舱提前出发的一连串际遇,就不会生出下面这段非预谋的采访,作为记者的我也许不会听到一位“三国”元老对热映影片《赤壁》的种种看法。

  1月13日下午1点45分,当我坐进国航广州飞北京1340航班的头等舱,扣好安全带正准备一觉睡回北京去时,忽然发现前排座位里正坐着在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鲍国安老师。自我介绍后,话题直逼《赤壁》城下,我太好奇作为很难超越的《三国》剧标杆版本的塑造者之一,鲍老师会如何评价后继者。

  曹操&周瑜

  给张丰毅的篇幅有限

  “毕竟导演给曹操的篇幅有限,他的表演和呈现都没有问题。”这是鲍国安在看完《赤壁》上下后给予新任“曹操”张丰毅的评价。“很巧,我和张丰毅、陈建斌同在一家公司,三个人都演曹操,新版的电视剧《三国》一定很有看头,会生出许多故事来,因为编剧是朱苏进。”鲍老提携年轻人的热情溢于言表,但当被问起是否会指导陈建斌演技时,鲍老却说:“这个不能教,也不能学,角色的事情,必须是自己悟到,学别人的就坏了!”

  话题被我拉回到赤壁其他演员身上,鲍老扭转头坐正沉吟片刻,这片刻让我觉得他不愿再谈下去了,“为什么要把自己套在一个框框里呢?《赤壁》是在借三国的小由头小引子讲吴宇森自己想讲的故事,我也上网,很多网友和以前的版本比较挑刺,我就不这么看,吴宇森自己都说了,他是拍给老外看的,让中国故事有更多外国观众不好吗?”对话重新启动,感动于鲍老对吴导的支持,却并没有影响我把没有被正面回答的问题继续变个花样抛出——“经典版《三国演义》中的主要演员,有戏味,像古人,您觉得《赤壁》里张震是不是眼神最有戏像古人?”“我的看法跟你一样,我看好张震,你说梁朝伟吧,我怎么看,他都是《色·戒》里那个角色,在里面没出来,不是周瑜,下集比上一集好一些,导演为他费了很多笔墨精力,可是他毕竟是临时接替周润发的,越是聪明的演员越怕这个。”鲍老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向我讲述艺术创作与时间,表演和美食之间的关系。

  慢火&高压

  3年、1.8万煨出的老火靓汤

  “你的一位同行说到我心里去了,他说《赤壁》是高压锅压出的骨头汤,《三国演义》是小火慢炖出的老火靓汤。没有人可以突破这个自然规律,艺术创作需要时间,拍《三国》三年,我们几乎没有回过家,那些年,没戏的时候,就有北大、北师大研究三国史的先生来为我们上课,越看史料,压力越大,曹操一举一动,一皱眉都有说法啊!《赤壁》的投资绝对没有央视对《三国演义》的投资多,当年就是2个亿啊,《赤壁》的投资50%要花在演员身上吧?我们是都花在戏上了,我拍戏三年,报酬18000元。钱,一点都不影响我们对戏的认真,如果真是为了钱,反而会拍不好戏吧?”鲍老感慨当年后又念念不忘他对《赤壁》中周瑜的遗憾,“台湾和大陆的演员会更好些,这跟香港的中文教育有关,汉语文化要从小就学才能深入骨髓啊,要演古人,没有底子不行啊!都说王扶林的《红楼梦》里十二钗看起来像天生就是这般的一样,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小女孩学了整整两年的琴棋书画,她们最后都在演自己的日常生活,怎么会不自然?这就是时间的规律!”

  武戏&文戏

  加得有趣过犹不及

  “轻松有什么不好?谁说一定要拍成另一个史诗,我就觉得孙尚香和孙叔财的戏加得很有趣,贺岁片就是要娱乐啊!”鲍老在接纳《赤壁》轻喜特色之余,也表达了他对武戏的赞叹和疑虑。“武戏非常精彩,我们当年不能与之相比,但是下集的武戏太多了,如果多给人物一些戏就好了,多出的武戏很多都在重复,也许吴宇森有商业的考虑吧?”“是因为血腥吗?”记者追问。“不是,是除了火攻外,很多镜头都是对上一集或者这一集内容的重复。”鲍老看得认真专业,言之凿凿。

  祖宗&未来

  有一天《三国》会出西装版

  “‘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观众’这是我们当年三国剧组的口号,冲着这口号,就知道我们忠实于原著的压力有多大!我刚离开中山一个剧组,离开前发了脾气,我是冲着剧本去的,却发现剧组根本就是为赚钱。我可不想晚节不保。”怕鲍老激动,我再次转移话题:“当年的《三国演义》、后来的《大明宫词》都以半文半白的对白惹起争议,但我作为观众却觉得这是这两部戏被反复重播,再看都不觉乏味的魅力之一,您看呢?”“时间的事不好说,当年被人诟病的,也许很符合现在观众的审美观,我们能做的就是传承原著的经典魅力,但传承不是给自己套框框,莎士比亚现在都能穿着西装演了,有一天,《三国》出了西装版也不是什么坏事。”“您会出演西 装 版 的《三国》吗?”“不会,演不动了,不能因身体不好,毁了人家一台戏。”鲍老依旧想的是戏。

  竞报记者祁焱

【编辑:程娟
    更多文娱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