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马来西亚归侨追忆往事:一生无法磨灭的教师情

2011年09月30日 14:59 来源:福建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马来西亚归侨追忆往事:一生无法磨灭的教师情
一九五五年,杨文田在厦门集美侨校。
杨文田一家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杨文田/口述 连传芳/撰文)

  杨文田,男,马来西亚归侨,现年72岁,退休前任职于三明一中。

  时隔39年后,我回到毛立冬加,这时的小镇已不是当年那样,这也难怪,因为我也不是当年懵懂的少年。虽然旧人已老,但记忆却无法磨灭……

  1

  我于1939年12月29日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毛立冬加,父亲经营小生意,母亲是位朴实的家庭妇女。

  毛立冬加是个小镇。它地方虽小,但人气很旺。那里主要的居民是马来人,还有少数的印尼人、菲律宾人、印度人、锡兰人。这里也有许多的中国人,福建人中有莆田人、仙游人、永春人等。

  小镇里,人们融洽相处,互助团结,友好往来。人们礼尚往来,过年时,互送礼物或食物,孩子们也友好相处,互相追逐、踢足球等。

  中国人多是经营杂货店、金店、布店、咖啡店、自行车店、打铁店、木工店等,也有少数的中国人在深山老林耕种、养猪等。

  印尼人、锡兰人擅长经营咖啡店、小食店、打金店、打锡具、银具的作坊。更多的印度人为白种人(英国人)割橡胶领工资过日子,马来人经营椰子林,椰子干、椰子油、椰子糖是马来西亚的物产之一。

  当时,每天下午二时起,印度人纷纷走出橡树林,到镇上来购物,于是小镇出现了一片赶集般热闹景象,不少的印度男人到镇上疯狂地畅饮啤酒或椰子酒,之后酒疯大作,怪象百出,直到夜幕降临,小镇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1992年1月,距我离开毛立冬加小镇39个年头后,第一次回到小镇探亲访友,它勾起了我无限的感慨,真没有想到毛立冬加小镇,已是面目全非,一片萧条景象,小镇只剩两间小店,行人寥寥无几,使我伤感极了,昔日的繁荣景象,已荡然消失了。原来在小镇生活的人,有的已过逝了,更多的人和他们的后代,已远走他乡,昔日的好友都不见,小镇附近的一条小河,过去我们常到那里抓鱼蟹,如今小河已成平地了。

  2

  9岁的那年,我进入当地的一所华文学校读书,学校叫“育贤学校”。它是由当地华商集资筹办的,学校只有一名老师,叫陈绍春。

  学校在街上商店的边上,有上下两层,楼下是大教室,可容纳30多人,楼上是教师的卧室。

  陈老师教的是从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共有20多人都挤在一间大教室里,由他一人轮流按班上课。我当时是在小学三年级,共6人。我们每天从7点开始上课读书。

  学校很小,因此没有其他的设施。全校只有一个小足球、几个键子。那时我们很好动,在窄小的地方也踢球,结果往往把仅有的几扇窗户的玻璃都给踢破。

  老师每天上午教我们读课文,到了中午放学前,每人都要在陈老师面前背诵课文,如背不出来,手心就要挨鞭子,挨鞭子时,允许两手交替挨鞭子,不允许屁股挨鞭子,学生们都喜欢屁股挨鞭子,因为事前,学生都多穿了两条裤子或者屁股有垫物。

  哪想到老师都知道,所以惩戒时都打手心,这让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老师早已作古,但我还时时怀念他,毕竟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1950年,我转学到离毛立冬加约30多里的万津中华小学校。中华小学的规模大,任教的老师多,而且是专业的老师。我们是分班上课,有各自的教室,还有班主任,并且有英语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方】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