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念报国辛勤耕耘三十载 归侨王珏珊汗水洒边疆

2013年12月27日 13: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念报国辛勤耕耘三十载归侨王珏珊汗水洒边疆
图为王珏珊向记者展示入疆时的照片。 党文婷 摄
图为王珏珊的出生证明。 党文婷 摄
图为王珏珊与她所教授的第一届学生的合影(第二排右五)。 党文婷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7日电 (党文婷)1942年出生于越南西贡的王珏珊,快满五岁时随父母回到广州,直到现在,她还能说上几句简单的越南语。

  王珏珊的父母均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在越南与人合办了一所教授中文课程的华侨中学,日子虽不算富裕,但还算过得去。记者质疑既然这样为何要回国,王珏珊说:“因为我的母亲一直想回国,游子总是想回到祖国的怀抱。”

  初生牛犊不怕虎 豆蔻年华勇赴边

  1946年,王珏珊回到家乡广州读完了小学和初中。不幸的是,她的母亲在回国两年后就因肺结核去世了,父亲要拉扯四个孩子,家庭情况陷入困顿。初中毕业,父亲对不满十五岁的她说,去新疆吧,那里有她的用武之地。

  “当时对于援疆建设的宣传很热烈,广东专门成立了‘赴新工作队‘,我也受到了鼓舞,那时年纪虽小,但我胆子很大,勇敢地报了名,才知道我是当年工作队里年纪最小的。”王珏珊说,“那时候连辫子都扎不好呢!”

  红领巾失而复得 大学梦新疆得圆

  赴疆之路是漫长而艰苦的。1956年,交通还很不发达,王珏珊先后经历了火车、轮渡和步行,最终乘敞篷卡车在隆冬时节抵达新疆。遗憾的是,随身携带的小包裹在辗转的途中丢失了,那里面有她最最心爱的红领巾,这令她非常痛心。

  “来新疆时,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带在身边,一个是女孩子喜欢的串珠,一个是我最心爱的红领巾,但不知怎么就丢了,我非常难过。后来,单位的领导得知了这件事,就来安慰我,并将自己出访苏联时获赠的红领巾送给了我,这件事让我深受触动。”王珏珊说。

  当时,王珏珊被分配到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大家都喊她“小鬼”,还专门给她在六一儿童节放假,时常在周末带她去公园玩。红领巾的失而复得让王珏珊暗下决心,要用工作上的成绩来回报这些关怀、爱护她人们。

  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不断激励着王珏珊努力前进,她白天工作,晚上在夜校高中学习。1960年,大学扩招了,领导决定让她去新疆大学读书。像父母一样成为一名大学生,恰好是王珏珊的心愿。

  初到大学时,王珏珊还是懵懵懂懂,为自己跟不上课业而烦恼。但由于她年少离家锻炼出了胆量和独立性,加上始终怀着感激之心,回报心切的她加倍刻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

  婷婷初立返校园 卅载树人意志坚

  刚刚离开象牙塔的王珏珊又选择回到校园工作,教书育人是她认为最理想的职业:“我拒绝了宣传岗位的工作,认为当一名人民教师更能回报社会。”她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和坚定的信念,在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从最初管不住学生的“小老师”,到后来的“模范班主任”、“高级教师”,王珏珊在她的学生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我要对学生负责,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王珏珊说,“我全心全意扑在学生身上,甚至有学生喊我妈妈,却疏忽了自己的孩子。”她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却也带着些许愧疚。

  正是由于她对学生极其负责,王珏珊成为了年级组主任,这意味着荣誉,也意味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她常常废寝忘食地工作,每天天不亮就赶到学校,晚上披星戴月地回家。她这样坚守在讲台上三十一年,最终因为胃病、腿脚等职业病而退休。

  再回首青春无悔 意难忘三尺讲台

  提到职业生涯,王珏珊搬出了一沓沓的照片,向记者介绍她的学生们,语气里满是欣慰。她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与每一届送走的学生们的合影,这上面记录着三十多年来的累累硕果,是对她倾注了无数精力和心血的事业的完满答卷。

  回望在新疆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王珏珊说:“我从没有后悔来到新疆,是祖国培养我,照顾我,让我上了大学,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虽然我的一生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但我时刻铭记报恩,用努力工作、教书育人来报答祖国。”

  王珏珊还告诉记者,前几年有人告诉她,凭借出生证明,她可以加入法国籍,因为那时的越南西贡是法属殖民地。“我是中国人,这里是我的家,去法国做什么呢。”王珏珊这样说。

  如今,王珏珊仍然有着“教书瘾”,目前,她在老年大学担任声乐班的义务教师,虽然腿脚不好,却坚持每周上两次课,并从未收过任何报酬。谈到现在的生活,王珏珊仍旧满怀感激,并且将之付诸于行动:“我告诉自己,不能停留,要用不断奉献来感谢培养自己的祖国。”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