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献给母亲的礼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游子献给母亲的礼物
2009年09月01日 09: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抗战时期,菲律宾有两个华侨青年先后到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又都在新闻和文艺界崭露头角。他们一位是长期在新华社工作,并担任过常务副社长和代社长的王唯真,而另一位则是因写《兵临城下》蜚声文坛的军旅作家白刃。

  1918年,白刃出生在福建的晋江,14岁随叔父到菲律宾的马尼拉找做小本生意的父亲,并在那里半工半读完成中学的课程。1936年开始,他在当地的《华商报》当译员,并发表短篇小说《饥饿的孩子》和一些诗作。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的话,白刃日后也许会成为菲华报界名人,然而时局突变改写了他的一生。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田汉和聂耳曾创作了一首名叫《告别南洋》的抗日歌曲。歌词中说:“再会吧,南洋!你海波绿,海云长,你是我的第二故乡。”然而当祖国“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的时候,我们告别南洋踏上返回祖国的征程,为的是“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当年,白刃就是哼着这首歌曲乘船离开马尼拉,几经辗转,于1938年秋天到达延安。在那里,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的山东营,随后进入鲁南前线。

  白刃原名王寄生。1940年,他在山东的白彦参加过一场与日军的白刃肉搏战。战斗结束后,写了一篇战地通讯并署名白刃发表在《时事通报》上。从此,他就一直沿用这一笔名作为自己的名字。抗战胜利后,白刃随部队进入东北,先后担任过安东广播电台台长、东北野战军宣传教育科科长、新华社前线分社记者等职,并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白刃虽然担任第四野战军编辑科科长等职务,但主要的是从事文学专业创作。由于他文学功底好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所以很快进入创作高峰期。1951年,他的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完成。这部小说以抗战为背景,描写的是知识分子在斗争中成长。文化部部长茅盾特地为此书作序。1959年,白刃与人合作的话剧《兵临城下》公演,受到周总理和叶剑英等老帅的好评。后来,这台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公开与隐蔽两条战线斗争的话剧,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影响就更大了。

  不必讳言,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新中国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走过一段弯路。文艺界也是如此。《战斗在明天》出版不久,就因所谓的歌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问题而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江青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批判了很多部电影,《兵临城下》被列入其中,莫须有的罪名是美化敌人、宣扬和平主义和反对武装斗争。

  1974年,白刃曾任长沙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调回解放军总政治部从事专业创作。此时,尽管他已鬓发染霜,然而又焕发了创作的第二春。他不仅写作了《罗荣桓传》,而且还创作了反映华侨生活的长篇小说《南洋漂流记》,以及访问香港和菲律宾探亲的散文集等。

  2002年,500万字七卷本的《白刃文集》出版。这既是这个军旅作家创作生涯的总结,也是一位游子献给祖国母亲的礼物。(潭 江)

【编辑:杨丽
    ----- 中国侨界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